打开

抱团抗癌 抱团养生 他们的生活赛过陶渊明!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舒曼

2017-10-12 17:41

陶渊明笔下幽静神秘的“桃花源”,是个让现代人心驰神往却又难以寻觅的所在,但沈女士却开心地说,她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桃花源”。

沈女士天生丽质,但不幸是个病美人。三十年前她患上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使用大量激素治疗后,又留下了股骨头坏死的后遗症。七年前她还得了晚期盲肠腺癌,开了两次大刀,化疗过十多次。


不幸中的万幸是,几年前,在离杭州2小时车程的浙西山村,沈女士碰到了改变她命运的一群人。


他们几乎都来自上海,年龄在50多岁到80多岁之间。其中有建国有功的离休老干部、有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有退休干部、法官律师、老教授、老校长、企业家,也有各行各业的普通职工。其中很多人有个共同的身份:“病人”。他们有的身患癌症,有的患心血管病、有的是肝病、肺病。


沈女士细细一问,才知道这群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最新潮的“三抱团”,即“抱团养病,抱团养生,抱团养老”。他们的微信群还有个吉祥的名字,叫“睦邻百年”。

“睦邻百年”的成员们长租在同一村子的同一栋山庄里,他们有的在上海就是老朋友,有的是在山庄结识的新邻居。他们坦言,离开大上海,主动“上山下乡”,就是要过一过“抱团”的乡村生活。不麻烦政府、不麻烦子女,互相照应,互相激励。

在乐观祥和的气氛感染下,沈女士也成了“睦邻百年”的一员。几年之后,身体虚弱,走路必须靠拐杖的沈女士,身体状况有了喜人的改善。现在的她不但气色转好,而且再也用不到拐杖了,各项身体指标也在慢慢恢复正常。

邻居们每天一起做养生操


说起养生养病的秘诀,“睦邻百年”的群友说,除了良好的环境,“抱团”是个关键词。在上海时,邻里间大多不相往来,买了商品房的尤其如此,而山庄生活却还原了几十年前老式弄堂互动的邻里关系,但比那时更加和睦单纯。因为这里少有工作压力,少有利益之争,只有好好养生、好好养老的共同心愿。尤其是那些癌症病人,大病一场让他们有了更深的人生感悟,意识到养病养生首先要养心,而友爱互助就是养心的最好实践。有的癌症病人康复后,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化新的病友,用自己的治疗经验帮助新邻居,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恐惧,坚强自救。


而那些并没有大病的邻居也被这样的气氛所感动,深深体会到“抱团养生,抱团养老”的益处。在山村生活里,一家有事众人帮,五、六十岁的主动帮助七、八十岁的,健康的主动帮助养病的。邻居们还商量好,常备两辆应急的私家车,有谁突然生病,就能及时送医。而在风和日丽的好日子,邻居们还会组团去周边游山玩水,共赏美景。

好山好水好邻居,身心愉悦百病消。如今,“睦邻百年”在口口相传中,已经成了“抱团抗癌、抱团养生、抱团养老”的好范例,一到节假日,他们在上海的亲戚朋友常常会去那里参观取经。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佳节里,邻居们还开起烛光晚会,纪念共同度过的美好岁月。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舒曼 编辑:郑叙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