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透视:“照亮”隐秘角落 “兜住”柔软群体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邢颖  刘逸然

2024-03-02 14:25:38

为了呵护最柔软的群体,2022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街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并在当年首次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两年时间过去了,这些未成年人保护站到底有没有发挥作用?是不是能帮到一些陷入困境的孩子们呢?



“孩子说我想背着书包就想从楼顶上跳下去,但我就想到妈妈你,所以我才回来了。”谈及孩子,王女士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小李的父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母子俩,妈妈的身体也不好,让小李常年心情压抑,进入青春期后,情绪更是激烈,曾多次表达过想要轻生的念头。当妈妈的又害怕又心疼,在偶然了解到社区里有未成年人保护站后,王女士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去咨询。王女士想“是不是能有一个医生能把他心理疏导一下。”



然而,三林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社工高晨坦言:“跟小朋友接触的时候,小朋友是非常抵触的,基本上是说拒绝见或者说躲避在被窝里了。”


三林镇未保站的社工,给小李做了评估,判断其有抑郁症状,多次和街道上门沟通过后,转介他和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建立了联系。经过一个月的专业治疗后,小李的情况开始好转。



“我们会把他放在他所处的情境里面,去感受他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的状况,然后我们再多方面的去进行干预,给到他更多的一些社会支持。”上海东方社会工作事务所副总干事郎思成解释道。


未成年人保护站的工作,就是希望能帮助那些生活或心理遇上困难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尽可能摆脱困境。但是,日常生活中,很多未成年人在遇到问题时,并不会主动来寻求帮助。因此社工们,也与辖区内的学校保持着密切联系,早发现,早介入。



据三林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站长王忆茹介绍:“一方面我们属地卫生院也是有临床心理科的,另一方面我们有东方这里再链接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同时学校里因为也有一些心理老师,等于说几方面一起跟踪这个孩子做一个个案辅导。”


此外,为了能够更精准地发现人群中的沉默困境儿童,一些街镇的未成年人保护站,还引入了大数据来帮忙。



在长宁虹桥街道的“未爱小屋”里,12岁的小严每月一次,和这里的社工姐姐有个约会。


小严的父母去年先后确诊了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后至今仍在接受药物治疗,家里还有个三岁的妹妹,一家人频繁跑医院之下,属地接到了符合困境儿童条件的人员信息推送。



收到推送以后,街道儿童主任立刻上门核实了情况。未保站的儿童督导员又指导小严一家,申请并领取了两个孩子每月共5000元的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补贴。小严的母亲告诉记者:“平常的确我们对这块的福利政策不太了解,能够有这样一个经济上的补助,给到我们一些支撑,一下子感觉惠民政策离我们特别近,特别感动。”


“像这类家庭,困境儿童、包括家庭监护缺失,他们其实在经济上的困难是最大的,在经济上给他补助,解决了他最大的负担。”虹桥街道未保站儿童督导员汤玲玲如是说。



督导员还为两个孩子办理了医保缴费减免,接下去孩子在长宁区指定的6家医院就医时,能够减免医药费。通过数据赋能,三个多月来,长宁发现了14位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已经在通过精准帮扶,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长宁区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员李亚萍表示:“人找政策和政策找人,的确存在效率方面的差距,大数据比对和铁脚板走访,在政策找人方面的创新,主动发现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进行精准的政策服务的递送。”



目前,全市共有220家街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29名儿童督导员以及6632名儿童主任,保护站建立的初衷,也是希望能帮助到一些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如同黑夜里的点点星光,照亮孩子们成长的道路。

编辑: 尤颖慧
摄像: 吴振华
责编: 李吟涛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