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视频 | 嫦娥五号月球“挖土”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11-24 23:38

时隔近两年,中国航天器将重返月球。


北京时间11月24日22时06分,十几个小时前成功发射升空的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继续飞向月球。


目前,嫦娥五号只是完成了这次长达20余天的奔月之旅的第一步。而在这次任务中,最为值得关注的一个环节,就是嫦娥五号将在月面采集约2公斤的样品带回地球。这也意味着,人类将时隔44年再次从月球带回岩石和土壤样品。



我们为何执着于去月球“挖土”?


我们为什么要再次去月球“挖土”?这次的取样和之前又有何不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星科学研究所肖龙教授告诉看看新闻Knews,去月球“挖土”将其送回地球,最主要的目的为了便于分析月球形成演化历史,甚至对于了解太阳系和地球的历史都有帮助。


简单来说,月球表面主要是月海玄武岩,被称为月岩。而月壤则是月岩在遭受陨石撞击、太阳风轰击和宇宙射线辐射等空间风化作用后形成,其中有大量的月球岩石碎块、矿物及陨石等物质,大约有几米到十几米厚,它们对地球人来说蕴藏着巨大的科学价值和运用价值。



为了去月球“挖土”,主要航天国家都“很拼”。在嫦娥五号之前,只有美国和苏联做到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通过阿波罗计划中的6次载人登月,从月球总共取回约380公斤的月岩和月壤样品。同一时期,苏联的三个月球无人探测器取回月球样品约330克。


肖龙介绍,在美国阿波罗计划之后,科学家们才能真正在实验室里研究月球,梳理月球整个生命历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甚至可以说,因为有了阿波罗的样品,真正的行星地质学才发展起来。不过,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当时的采样点主要分布在靠近月球赤道附近的几个点,样品并不能代表月球全貌。


“嫦娥五号”在月球挖的是什么土?


在肖龙看来,与美国和苏联的着陆地相比,嫦娥五号的着陆地相当“年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按计划,嫦娥五号将着陆在月球正面风暴洋西北部吕姆克山地区,存在大约13亿至20亿年前的玄武岩,此前从未有其他国家的探测器到访。


而与之相比,阿波罗样品的年龄集中在30亿至40亿年前。嫦娥五号从西北部吕姆克山地区获取样本,将有助于推进对月球火山活动和演化历史的认识。


除了地球上常见的矿产资源以外,月球上还拥有着地球上非常稀有的氦-3,一种被公认为未来将被广泛应用的核聚变能源燃料,人们可以利用它实现高效、安全、廉价、清洁无污染发电。



随着地球上资源、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将目光放到其它星体上进行能源资源开采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而月球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星体,势必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对月球资源的开发,将来可能成为一种热潮。


“嫦娥五号”为何最复杂、最有难度?


当然,到月球“挖土”并不止于挖土。这次,嫦娥五号还面临着首次在月球表面采样并起飞,首次在月球轨道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携带样品高速返回地球等任务。不同于嫦娥家族的其他探测器一去不复返,嫦娥五号力争实现每个"首次"都代表着全新的挑战。


因此,这次嫦娥五号奔月之旅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战,更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



在特约评论员杜文龙看来,这次嫦娥五号奔月之旅一旦成功,则代表了我国在月轨道之间掌握了全部技术。对嫦娥五号技术的评估,无论是通讯系统、发射系统、轨道设计,包括整个舱段的设计,能把中国航天的最高实力和最高水平在月球轨道上高高标识,也为后续的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乃至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是体现中国航天实力的最强注脚。


据中国国家航天局的计划介绍,我国探月工程至少已经规划到嫦娥八号,未来10年中国将在月球南极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


值得注意的是,从月球取回两公斤月壤,它的价值绝不只是两公斤月壤!杜文龙提醒道。这主要是因为月球探测可以为国家经济技术发展产生巨大的附加效应,对材料、通讯,发射、轨道机动技术等领域,都将带来创新发展的带动和辐射效应。


当年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所衍生出的网络技术、航天技术、卫星实用技术,都已经证明登月工程对于国家综合技术水平有巨大的带动效应。我国的探月工程,也必将会对国家的工业体系和创新能力起到巨大的激励和辐射作用。



半个世纪过去,在探索太空的赛道上,我们中国逐渐从“跟跑”变成现在“并跑”,甚至将在更多领域成为“领跑”。在未来,中国仍将步履不停。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李瑶 赵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