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视频 | 示范区的探索③:一体化的营商环境如何打造?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谢丹青 张俊 夏祺 徐进

2020-01-09 17:51

企业要办同一件事,如果在上海青浦,可能要交8份文件,到了江苏吴江,可能只需要7份,而到了浙江嘉善,可能又需要9份,而且各自需要的文件还各不相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能否从制度上寻求突破,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来到并愿意留在这片热土呢?


“同样办一个公司,我举个例子,我们吴江需要10份材料,嘉善需要8份材料,或者青浦需要6份材料,每份材料的标准也不一样,整个审批的流程环节,结果也不一样。”




两个月来,像这样由青浦、吴江、嘉善三地政府部门一同参加的调研会,频频在示范区举行。大家的反复探讨的就是如何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和高质量的营商环境。


此前,151台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已在示范区内布设上线,超过700多项事务实现了"动动手指、异地通办",但这与真正的"一体化"尚有距离。


嘉善县政务数据办副主任杨渊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不光我们事项要多,要可办,还要实现互相之间的事项,标准要相对统一。”



现行长三角"一网通办"仍停留在跳转到异地代办的层面,本质上,各地的事还需要各地自己办。这是因为三地政策不同,办同样的事所需的材料和审批流程也不尽相同。以办理一份企业住所证明为例,吴江、嘉善、上海就各有规定。“吴江是要求最低的,只要企业主自己写个承诺就可以了,上海这边至今还没有采用住所承诺制,一套房子的房租可能一个月就几十万,如果放开了住所承诺登记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另外,三地部分现行政策也可能成为示范区未来发展的掣肘。比如,上海对企业经营范围的审批规定,工业厂房不能开办餐饮、健身、美发等服务性企业。但像青浦华为研发中心这样的项目,未来要集聚3万名科研人员,不搞服务配套也不现实。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营商和产业组副组长沈文化说:“它公司里面也需要咖啡店、餐厅,这些肯定都是独立经营的,承包嘛,一个小店肯定也要领证的。”


青浦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科副科长徐柳青说:“工业厂房我要打开,设计一个经营范围的负面清单,在这个负面清单里面我们大家形成共识。”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营商和产业组组长朱正伟表示:“涉及到安全的,涉及到扰民的,涉及到环保的,几个提出要求,负面清单承诺不存在这种问题你就干。”



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还需要很多统一。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总体方案》就提出,要实现"一网、一门、一次、一章"式审批,集中统一行使审批职能等要求,但落到执行层面还有待时日。


青浦区政务服务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张慧明说:“‘一网’是我们三地一张网,还是各管各的网,一章,一个图章,章是哪个章。”


吴江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赵小华说:“现在很多数据都沉淀在省里面的,这个必须要通过执委会这个层面,去高位协调。”


嘉善县市民服务中心副主任费捷说:“顶层设计能够对于我们一些容错机制,可以进行一些鼓励创新。”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营商和产业组组长朱正伟说:“涉及三地的改革,我觉得呢首先要有最大公约数。考虑改革各方的承受度,平台能够统一,政策能够统一,我们的利益能够形成共识。”



"一体化"的营商环境,是未来示范区的独特优势,让各类要素的活力充分释放,这样才能吸引企业、人才近悦远来,从而实现区域整体的高质量发展。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谢丹青 张俊 夏祺 徐进 编辑:傅群)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