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视频 | 科学精准,上海如何构筑防控防火墙?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吴骥 应冠文 赵一凡

2021-08-27 18:10

进入八月以来,上海再现本土零星散发疫情。从第一时间的发现、第一时间的流调,到第一时间的检测筛查,第一时间的管控,在毫不放松、严防严控的同时,城市正常运行,生产生活依旧平稳有序,上海科学精准的“防火墙”是如何构筑的?



8月,上海陆续报道多例新增本土病例,一场与病毒的赛跑又开始了。按照部署,接到报告,24小时职守的应急处置队伍立即启动响应,流调队伍2小时抵达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4小时完成流调核心信息,24小时初步查清基本情况并完成流调报告。


围绕一例确诊病例,上海防控的三层防火墙,随即启动。第一层为密接,第二层为密接的密接,简称次密接,第三层是所有涉及场所,以及不能判定为次密的高风险群体。


密接与次密接,均落实集中隔离,涉及场所落实消杀。确诊病例居住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多轮核酸检测有序展开。从发现、流调、到检测筛查再到管控,上海第一时间构建的三层防火墙,除了内防扩散,同样在外防输入中严格把关。


普陀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这天的流调对象,是一名外省市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几天前从外地来沪:“从宿舍到宾馆的时候,你是怎么去的?”


普陀区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科长崔燕说:“他的同住人已经作为次密接进行集中隔离 那么现在要对他所经过的场所进行排查。”


密接的密接,是第二道防火墙。这例密接曾经入住过辖区的一家酒店,是否存在高风险人员呢?做好一级防护后,工作人员直奔酒店监控室,调阅监控录像。对象进房间后有没有出过门、有没有与旁人发生接触?流调人员需要一一核查。如果旁人未戴口罩而处在同一密闭空间的,按照判断标准会归为重点高风险人员。



“哎,脱口罩了是吗,给我放大一下行吗?”流调人员松了一口气,核查中,并未发生暴露或接触的情况,这个外省市协查的案例,形成了闭环。普陀区疾控中心综合办应急办主任郑亦慧表示,外部系统,包括公安、街道镇在流调过程和现场处置中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几天前,一名境外归国人员在海关入境初检时呈阳性。长宁疾控的工作人员,接到了流调的任务。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调查队伍人员裴婷婷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只有流调的信息能够获取的准确,后续疫情进一步处置才能更好的落实好,防控好。”


流调人员告诉记者,这样的流调电话最长一个要打上2个多小时,很多重要的信息,往往就是在不经意的聊天中获得的。“比如说走道里和谁打过招呼,做过交流吗,双方是不是做好了防护,这些细节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细化,这样就会更准确的判断他是不是密接或者次密接。” 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蔡恩茂说。


电话流调结束后,接上级部门指示,该人员被转移到医院进行核酸检测采样。消杀小分队随即出发,对隔离人员的房间进行消杀。与此同时,取样小分队出发,前往医院发热门诊收集采样,送回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目前,这例海关入境初检呈阳性的人员,经过市区两级复核,已转入市公共卫生中心集中治疗管理,在入境后,全程落实闭环管理。


内防扩散、外防输入,上海始终以科学精准防控,守护着城市的安全。上海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吴凡表示:上海能够坚持到今天,科学精准,我们的精准指的是什么?我们不是无限制的扩大,我们的精准指的是多一个不要,少一个不行。


疫情发生以来,疾控部门24小时职守,与病毒赛跑,把病毒扩散传播风险降到最低。而从我们广大的市民角度来说,防疫也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大意。如果流调涉及到自己,还请积极配合,协助疾控人员第一时间阻断疫情的进一步传播。只有每个人都加强防控,才能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吴骥 应冠文 赵一凡  实习编辑:张梦)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