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不是中文系毕业还真难过高考关,不信你试试!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周云

2017-10-19 17:29

由上海教育考试院主办的2017考试评价国际研讨会目前正在上海举行。来自美国、英国、瑞士、新西兰等国的教育主管部门、考试机构,以及国内各大学的招生机构、教育机构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他们聚焦高考改革,尤其是上海的改革试点,探讨国内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的路径,以助力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

交流中,有专家在报告中透露,近年来,在语文科目的考试命题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占的比例正不断提升。这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在国家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传统文化你可千万不要忽略!



专家分析:

在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之后,传统文化在试卷中的比例逐渐增长。

比如说,我们今年的新改革里,新增了一个叫“积累应用”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前身就是名句默写,以前就占6分,现在分值有所增加,而且命题也更灵活,不再是给上句默下句这么简单,而是增加了在新情景里对名句的应用这样比较高级的考查。

专家说,这就很契合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主旨。

像是文言文这块,上海的试卷由诗歌,史传类,和说理抒情类的散文三部分组成,其中第三部分的考查属于上海特色。

专家表示,比如文言文《进学斋记》,中国文人在写作此类亭台楼阁等建筑物记时,往往对建筑物的描写是次要的,而重点在于探讨命名的缘由、建筑物命名的内涵,借此表现自己的人生志趣和理想,体现中国文人独特的审美。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明白了,平时让孩子多背背古诗词,看看《二十四史》《史记》等,可能是将来决胜语文的关键之关键。



事实上,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学生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滋润,从而培养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突出教育的人文精神,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华传统文化复兴已经拉开序幕。而教育部考试中心此前就曾表示,语文、政治等科目可以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而在数学和理科综合等科目中,也可以适当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考查的内容。



分析2017高考


综观各科试卷,“传承传统文化”思想贯穿始终。

连一直戴着神秘面纱的《易经》都同时出现在语文、数学的多省考卷中,让人不敢小觑!

北京市高考的作文题目第一为“说纽带”,第二为“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专家分析,要想写好“说纽带”,除了往“一带一路”上靠,更应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对话与交融。而对于“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在引导语中写明需体现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体现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的则必须要提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

全国Ⅱ卷作文题“中华名句用用看从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等六句名言中选择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中华文化精神”成为作文得高分的关键。

2017年高考数学命题在展示传统文化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的。

比如全国Ⅱ卷第3题考查等比数列,试题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引入,然后通过诗歌提出数学问题,阐明试题的数学史背景。



全国Ⅰ卷第2题以我国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为原型,设计几何概型以及几何概率计算问题。



浙江卷第11题以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为背景,设计在圆内计算正六边形的面积问题,使考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其实,不只是数学,传统文化元素已逐渐渗透到各科考试中。

比如文综的地理题对二十四节气的关注、理综的化学题涉及《本草衍义》中精制砒霜过程的叙述、物理题涉及沈括的《梦溪笔谈》……

虽然这些试题你可能压根没看懂,但命题者的深意,你懂了吗?



上海&传统文化

上海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地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高度重视。

首先,当然是将包括古诗文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当中,从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入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其次,就是各种相关活动的开展。

◎市教委组织编写了覆盖初中、小学各年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覆盖小学各年级的《小学语文古诗诵读》教材;

◎在中小学各年级专题教育重点实施建议内容中也包含“民族与文化”的相关的内容;

◎自2008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全市近百万师生参加了诵读、书写和讲解中华经典的活动;

◎结合上海校园文化传承创新项目,举办“我爱汉字美”“我爱诗词美”等电视比赛,组织开展汉字创意、楹联书写等语言文化活动;

一个能背诵大量经典的孩子,自然就具备了书香门第的风度。如果整个社会的孩子都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整个国家的文化审美水平就能提升起来。所以,今后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家长们可不要只关心奥数、英语,关心高考时加3科目到底选什么,从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浸润可是万万不可忽略的。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周云 实习编辑:郑叙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