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沈逸:应对特朗普冲击是中美战略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必修课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

2016-12-19 14:32


“特朗普冲击”并非一个偶发事件,而是用“大嘴莽汉”“政治素人”“商人总统”这些标签掩饰下的系统的战略性试探。目前,有关特朗普及其言行的大众传播,无意间忽视了这样一些基本的事实:

其一,从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缓和开始,美国国内对如何认识和发展中美关系始终存在不同的看法,特朗普表达的观点其实并不新鲜。1949年中国内战的结果本身对美国来说,始终是一个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的重大事件;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的实力,理解中国实力变化对美国的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中美战略关系,始终在美国国内存在所谓的“鹰派”与“鸽派”的争论。


在这种争论的影响下,整个上世纪80、90年代乃至21世纪最初5年,中美关系始终是在各种问题的冲击下发展而来的。只是在最近的12年间,中美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健,以及在中国看来良性的发展轨道,美国国内对此的判断和分析,与中国并不完全一致。

其二,特朗普从参加总统选举开始,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其背后的战略决策团队,可以看做是一种“冷战老兵”团队的集中组合,他们的思维具有冷战思想的显著特色,关注相对收益和力量对比的分配,而非绝对收益,是主要特点。对博尔顿、叶望辉、白邦瑞乃至Sutter这样的老先生来说,他们的行为偏好,更加符合沃尔兹基于结构现实主义的思维逻辑,即国家必须关注相对收益的变化,如果相对收益不利于自身实力的优势,即使绝对收益相当可观,国家仍然应该拒绝这样的合作。


说的更直白一些,他们认为冷战后的发展证明,中国在现行中美关系中的获益超过了美国,实力对比正在发生不利于美国的变化,美国必须采取措施,改变这种局面。


在此过程中,特朗普被选为一个合适的代言人,因为他在大众传播中的影响,在国际社会上的声望,天然就适合当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角色,由他来捅破窗户纸,非常合适。

其三,改变中美关系游戏规则,在美国国内并非完全没有群众基础。一如特朗普在2016年选举中获胜反映了美国国内民众的看法一样,特朗普敢于不断释放冲击性的言论,同样迎合了美国战略精英阶层对华战略焦虑的集体心理。坦率的说,如果胜出的是希拉里,或许她在具体手段的选择上会“更加符合游戏规则”,但做的事情,应该不会有本质的区别。


中美关系从来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有关国家对外战略大政方针的发言,不存在所谓的偶然性或者纯粹意义上的个人行为。对中美经贸关系中利益分配的不满,对中国整体力量崛起的焦虑,对中国日趋有能力用实际行动捍卫自身的合理利益,美方的不满和焦虑,由来已久。有了这种土壤作为支撑,阶段性的爆发乃至某种形式的清算,就是不可避免的。



从整体的宏观战略层面来看,中美之间的战略合作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即使“莽撞悍勇”如特朗普者,他也很精明的选择了在侯任总统时期就把所有试探气球全部放出来,确保足够的缓冲和反应时间,而不是一下子把调门拉高到中美直接来场冲突,给中国一个实质性突然袭击的层面。


对中国来说,需要注意的是“放弃不必要的幻想”,即不是就此彻底放弃中美合作回到全面对抗的轨道上去,而是清醒的认识到所有的合作都不是从天而降,都必须而且值得为此做好长期艰苦博弈的各种准备。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有关体系转型和霸权稳定的理论都曾经指出过,霸权国家存在对潜在的挑战者进行“预防性行动”,乃至“预防性战争”的可能。特朗普背后的团队,给出的,正是这样一种预防性的行动方案:以明确的信号指出美国认定的中国的“战略软肋”,进而确立中美关系新的游戏规则,最大限度的保障并巩固美国的战略优势。


特朗普本人的行为,则可以看做是托马斯谢林有关“胆小鬼博弈”中经典策略的具象化表现:以充满冒险主义的边缘政策迫使对手做出让步。这种行动告诉对手“我已经松开了刹车闸,准备和你迎头对撞”,如果怕死,请让开。


面对这种充满战略投机色彩的冒险举措,负责任和理性的行动,是经过精确研判之后,敢于迎头相撞。适度而坚定的回应信号,是不可或缺的。


这种信号需要传递的,是让美国这个充满了“熊孩子”风格的超级大个子,清醒的认识到,现在已经不是那个“过去的美好岁月”,超级大国凭借实力优势单方面改变游戏规则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后,围绕第一艘从中国到美国的“柳林海”号货轮上装何种货物,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插曲:原先计划装的货物是一船钉子,但后来担心口彩不好,换装了一船蜂蜜。显然,特朗普及其团队没打算用这么贴心、温暖、细致的方式,给他任内的中美关系开局。


现在,特朗普已经陆续把攻击性的直线球投到中国这边来了,中国能够做的,是清醒冷静地把所有能打出的好球都打回去,中国人民从来不会主动开启摩擦,但从不惧怕任何形式的挑衅、摩擦和冲突。相信,在以妥善方式回应了这类挑战之后,中美战略关系将战胜风浪,进入一个更加健康、良性、稳健的发展新阶段。

编者注:本文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沈逸。

(编辑:超慧)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