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5″

视频 | 给医院以智慧,让医院更好地服务于人

医聊+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黄伊罕 张正磊

2019-03-24 12:17

提到儿童看病,一直是家长关心的问题。儿科排队时间长、儿科医生短缺,如何解决这些看似无解的难题,上海市儿童医院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通过智慧化医院建设,让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更多的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到医疗流程中,赋予医院智慧,更好的服务于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家住太仓的林女士,在家完成手机预约挂号后,驱车40分钟赶到上海市儿童医院,无需再挂号排队就能让咳嗽发烧的儿子看上特需的医生了。

林女士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预约好卡好时间点,就能直接看到医生,不需要排队,她已经是网络挂号的老用户了。



手机挂号、网上预约、电子支付,已经成为大多数家长给孩子看病的首选方式。也是上海各大医院的标准配置,成为用来缓解看病等候时间长,改善就医体验度的措施。这只是上海市儿童医院智慧化过程中的一环,上海市儿童医院于广军院长认为,智慧医院它的核心一定是以人为本,这个人首先是为患者更好地服务,第二个为我们的医生提供支持。

8岁的小涵涵,出现了早发育迹象,爸爸怕影响孩子发育,特地陪孩子来儿童医院做检查。拍了一张左手腕部的X线数字放射摄影,一瞬间的时间,AI就完成了小涵涵手腕部各个骨的定位、结构特征提取、骨龄预测、发育情况评估及结果输出。

骨龄因能直观体现骨骼发育成熟度和个体生物学年龄,相对于身高、体重等评价指标更能客观、准确、真实反映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趋势及成熟程度,可以辅助诊断和监测儿童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和生长发育异常等。

影像科主任杨秀军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骨龄检测比较繁琐这个整个的过程耗时比较长,然后我们儿科影像医生又比较缺,所以这个有了人工智能,而且人工智能就特别擅长于对这些繁琐而比较机械,而且标准已经或者是初步达成共识的这种项目进行评估,那我们就选择了骨龄人工智能AI。


传统读片方式非常机械费时、主观因素影响大,而且各家参照标准图谱不一、致使其技术效率低下、判断结果医师之间、医院之间的误差很大。2018年7月,上海市儿童医院与卫宁健康合作研发的“CHBoneAI–人工智能骨龄检测系统”在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网络大会上正式发布。



人工智能读片技术,给住院医师李莉红感觉最明显的是评片时间的缩短,以前人工读片根据医生熟练程度,最快也要十分钟时间,并且有大量重复的报告需要医生出具。现在只要在电脑上点击AI读片按钮,一切评判及报告输出都在瞬间完成。影像科主任杨秀军笑着说,这叫亚秒读骨龄,一秒都不需要。而这种改变不仅在速度上,人工智能AI读片还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建立中国孩子的发育模型,抛弃传统骨龄判断中十多年不变的参考图谱,得出动态调整智能学习的精准发育判断。也就是诊断的越多,模型越准确。目前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科医联体在全市共有16家区级医院,5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两年来,系统已经完成了五万例样本的深度学习,跟人工视觉评估的吻合度大概在百分之95以上,也就是他基本上达到了主治医生或者以上水平,实现分级诊疗中的均质化服务,在不同医院都能享受到相同质量的医学诊断和治疗。

AI技术刚刚起步,还面临很多问题,伦理和法规的上还处于缺失空白状态。杨秀军现在最纠结的就是按照行业标准,必须有两位医生对报告进行审核,才能出具给患者。但人工智能AI其实能力已经远超大部分医生,却因为没有医师执照,无法成为人工智能医生。杨秀军最希望的是,人工智能AI先做了评估,让高年资医生在做一个复核,那就节省一个劳动力,缓解儿科影像医生缺乏的这种压力,希望以后能在立法和伦理上能跟上技术的发展。

手机预约挂号,实现分时诊疗方便患者,AI技术,提升诊断速度助力医生,上海市儿童医院还在全市率先使用机器人送药,使得智慧化医院形成一个能自我学习和生长的有机体,为医院里的人服务。


王法荣,上海市儿童医院静脉药物送货员,在送药岗位上做了快一年了,没用机器人送药前,他每天要送十个楼层病房,从早上八点送到下午4点半。

自从用了机器人送药后,王法荣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岗位,静脉配送药物基本为液体,药物分量十足,人工用推车运送每次只能少量运送,而机器人每次可以运送最多350kg货物,相当于四个工人的运送量。同时还能避免掉很多人工配送可能产生的差错。后勤配送主管缪永涛说,人工配送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磕磕碰碰损伤药品和流程上的疏漏在所难免。而机器人送药,在运输途中不会产生此类问题。对于最终拿到药品的护士来说,从药房配药到运送到病区,不会有任何外界的干扰去影响这个药品,一直到用到病人身上全都是一个闭环的过程,这个就大大的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


后勤流程的改变,极大提升医院内部药物配送安全性,降低了医院内部的感染发生率,使送药员和护士能更专注于为患者服务,提升了患者满意度。而对于王法荣来说,送药员这一岗位面临着转型。问起王法荣是否担心他的工作将会被机器人取代,他自信满满地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可以去照料陪护病人,用情感去关心病人,这是机器人无法取代的,自己丝毫不担心。

上海市儿童医院能在全市率先采用机器人送药,使人工智能在医院后勤中全面应用,上海市儿童医院分管后勤副院长杨晓东对此倾注了极大的心血。 他申报了上海科委的人工智能在医院场景应用的课题,协调各种医院内部部门,消除护士、药房、送药员对机器人送药的担心,降低了医院里的药品安全运输隐患、解放了护士和后勤人员劳动力,提升了病患的满意度。

孩子是未来,而人工智能智慧化应用是医院的未来。上海市儿童医院能坚定地朝着智慧化医院方向发展,离不开院长于广军的医疗大数据理论方面支撑。 在来到儿童医院任院长前,于广军曾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工作,负责推进区域临床信息共享项目——医联工程项目。这一项目最终形成了电子诊疗档案的数据库,实现了上海所有三级医院信息的互联互通,也为现在开展医疗大数据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来到儿童医院后自然地将其延伸到“智慧医院”,儿童医院成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载体。



智慧医院它的核心一定是以人为本,这个人是首先是为患者更好的服务,能够把我们的整个医联体有效的运行,是在促进我们整个医疗服务的模式,以及我们的运营管理模式和我们医疗服务体系的转型来做有效的这种支撑和引领,于广军院长介绍到。

2019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健康上海。完善公立医院治理机制,推进医药卫生信息互联互认。技术升级不断更迭的今天,医疗作为关乎民生的重要领域不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工智能的出现,打破了多个行业的传统模式、不断向智能化迈进。上海市儿童医院的智慧化探索,为医疗行业更好的服务于人拉开了序幕。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黄伊罕 张正磊 编辑:傅群)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