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对话论坛”(三)林曙: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亟需调整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潘妮

2016-09-05 21:12


这次G20会议有四个议题,其中一个议题是关于国家经济和金融治理。金融治理中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这是国际金融当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这个问题,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我主要讲三点,关于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国际货币体系当中?不少专家都把它叫做所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2.0版本。在2.0版本之前,1.0版本就是一个双挂钩制度。这两个版本有点不一样。现在的2.0版本是一个信用货币制度,它本身是一个弱化版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人为设计的制度安排,最重要就是双挂钩的制度。但是现行的体系,弱化版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更多是一种市场选择,这个市场选择来自于两方面。一个就是发展国家采取了共同的货币政策,到199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纷纷采取通胀目标,就是把自己货币政策目标都盯住一个比较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这些国家之间的汇率相对会变得更加稳定。虽然不是一个固定汇率,但是如果大家都是盯住一个通胀目标,而且这个通胀目标是趋同的话,在这些国家当中,它就会形成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双边汇率,甚至是单边汇率。而新兴国家有一个储备饥渴,大家都想积累美元。这两个动因导致了新的199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2.0版本的形成。


我们都知布雷顿森林体系1.0版本有所谓的特里芬两难,但是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有它的缺陷。正是因为特里芬两难,造成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全球对美元的安全储备资产需求很大,与美国金融市场的吸纳能力及保持金融稳定产生了矛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这对矛盾表现更加突出。一方面外部国家有非常强大的积累安全资产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从供给方来讲,供给方受制于它的金融市场规模、它的财政能力以及它的综合国力,它没有办法在保证充足资产供给同时维持本国的金融稳定。正是这一对矛盾,导致最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如果我们比较2008年金融危机和1973年金融危机,它们是不一样。1973年是美元和黄金脱钩,但是在信用体系下,它没有必要再去维持一个和黄金的固定比价,危机就体现在金融资产泡沫。而2008年的危机,更多是通过资产渠道爆发的。


但是,虽然表象不一样,其本质却是一致的,都是随着全球化迅速发展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迅速壮大,美国的经济和金融能力已经无法独立支撑全球货币体系。虽然今天的货币体系还是以美元为主导,但随着国力相对衰弱,美元已经无法独立支撑起国际货币体系这样一个义务。


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2.0有两个外部性。第一个外部性就是中心国家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它通常导致外围国家的金融不稳定,比如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心国家它具有制定货币和汇率政策等比较大的权力,因此它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外部溢出效应,对外部国家金融性起到不稳定的作用。这是第一个外部效应。虽然市场也可以自发形成结果,但不一定是最优的。第二个外部性,网络外部效应,导致对其他参与货币的排它性。因为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它是为美元来设计的,所以使用美元成本是最低的,也因此导致了美元有一种自然垄断,使其他货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有一个自然壁垒。之前美元替代英镑的时候也是存在这样一个状况,美国经济在1876年已经超过英国,但是二战后美元才替代英镑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网络外部性。


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需要调整,首先就是国际货币或者汇率政策协调。所以在G20会议上,中国会提出汇率不搞竞争性贬值,这个就是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第二个外部性,打破网络外部性,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国际货币体系当中来,共同铸造一个更加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


至于改革,为时尚而且非常难,难点在于需要找到一个激励相融的方案。因为任何改革都有既得利益者,如何让既得利益者也有动力从事改革,这就需要激励,需要设计一个激励相融的方案。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比较浅层次的问题上,比如大家承诺不搞竞争性贬值,这种政策上容易取得突破,因为在这些政策上面,即使是美国,它也感觉到,如果大家都承诺不从事竞争性贬值的话,可能对美国也是也好处的。随着中国经济规模壮大,中国的政策越来越对美国的政策形成一种反向的溢出效应,所以,G20可以在这些政策上面取得突破。至于一些比较深层次的问题,还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


(编辑:阴怀德)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