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4″
子午观潮

视频 | 世界看两会|李成:结构性矛盾仍横亘于中美之间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金佳睿 俞骅

2024-03-07 23:14:25

李成,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职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也是该机构首位华裔主任。


作为美国的顶级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李成去年7月离开生活38年的美国,回到香港任教,当时引起了轰动。


对于“一生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次选择”,李成坦言,这与美国政治环境的急剧变化息息相关,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使命感。那就是,搭建中美之间的沟通桥梁,消除各自的恐惧,为改善中美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香港在近代史上就是促进东西方文化对话的桥头堡,在李成看来,今日的香港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都更适合成为研究中国与世界治理问题的国际枢纽。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由李成筹备的探讨“中国如何为全球经济复苏企稳带来机遇和动力”的学术论坛在港大登场。就着这个话题,东方卫视记者与李成的对话也打开了“话匣子”。



东方卫视记者:全国两会期间,港大也会举办跟两会有关的论坛。这方面的设想是怎么样的?


李成:主要是经济方面,如何走出当下一些困境。因为目前的困境不止中国有,全世界都有,有些地方比中国严重得多,包括欧洲。通过什么来找到一个中国经济、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这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实际上,中国经济有它的优势。举几个例子,首先中国的新能源发展,不管是电池、太阳能等,都是在全世界领先的。而新能源在未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个例子就是中国的平台经济,包括中国的电子商务也是在世界绝对领先的。我去过很多地方,我曾经在美国生活,这方面的运用完全比不上中国。


在中国,你如果不带现金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在西方,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像这样一个发展也代表今后的走向,而中国已经远远领先了。



我想说的第三个例子是,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么重视innovation(创新)。中国以前的经济增长模式靠房地产或者租赁,或者是出口。当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变化、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发生之下,没有什么比创新更重要。


我们知道人工智能时代会到来,但是可能谁都没想到,它会以这么快的速度、以这么广泛的内容,在改变着我们整个经济格局。所以,这才刚刚开始,对于innovation的新思考,这是一个成长当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否则被冲击被打击的可能性就更大。


东方卫视记者:其实在亚洲的话,中国制造业也面临一个新的环境或者新的挑战。


李成:最近我去了一次越南,上次去已是十几年以前。我观察到的是,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走上高端发展的过程比越南快得多,而制造业也变得越来越精专或者高质量化,这是对的。


但问题是,怎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尤其是中国在一些领先的地方保持优势,有些是领先的,有些是暂时是落后的,包括芯片、半导体等。所以,这方面不能一概而论。



东方卫视记者:去年底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后,尤其最近,双方在经贸方面的互动也比较多一点。那么,您觉得所谓中美“脱钩”这种警报是否已经解除了?


李成:我认为这个警报并没有消除。我是认同最终“脱钩”是行不通的,但是这个最后的结论什么时候能够改变美国的政策,关于这个时机,现在我并不知道。


我是觉得,目前中美还处在一个“脱钩断链”阶段。你看,美国行政部门不断地将中国企业列入清单。美国在过去34年当中有1000多个议案,其中99%是对中国采取限制的,所以这个处境并没有改变。


当然,美国企业当中有一部分还是希望跟中国合作的,但现在美国国会对他们采取限制,也包括行政部门有所限制,实际上会影响他们对中国的投资和中美贸易发展。所以,双边投资与贸易总体来讲是在减少,而不是在迅速上升。对于这个趋势,我们要有清醒认识。



东方卫视记者:当下很多问题的解决,其实都离不开中美两个大国。那么,您认为中美是否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矛盾?


李成:中美关系的变化,更多的是结构性矛盾造成的。


第一个结构性矛盾是,美国在二次大战以来,从来没碰到过像中国这样的强劲对手、全方位的对手;第二个结构性矛盾,则跟美国的国内政治有关系。国内两党的撕裂、贫富差距以及种族矛盾等等,不论任何议题,美国的撕裂非常严重。所以,实际上是美国国内很多政治在起作用,尤其是美国人对中国的“恐惧”或者自己没有信心,都在加剧矛盾。


东方卫视记者:您好像也不同意,所谓中美有“修昔底德陷阱”的说法?


李成:我是比较信奉基辛格博士曾经讲过的,在近代历史当中很罕见的就是目前中美关系的状态。他的分析是,中美是equally powerful,可以说是旗鼓相当、势均力敌。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美国强大得不得了,或者说中国意在将美国拉下来取而代之,这些我觉得都是夸大了,这就是不了解中国政治的现状。


最好的解释就是基辛格博士说的,有的方面中国强大,有的方面美国强大。用他的话来讲,就是和平共处、共同演进。但是,这需要一个时间。


东方卫视记者:展望未来,中美之间还是需要找到一个彼此接受的方式,去接受对方。您觉得这样的方式应该是怎么样的?


李成:仍然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美国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同时也需要中国更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不管从气候变化,还是人文交流等方面,来增加彼此的信任或者利益交汇点,这需要一个过程。

编辑: 舒克
视频编辑: 马盈盈黄艳琳
摄像: 吴佳嘉
责编: 赵菲菲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