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视频 | 一个周家桥,半部上海史

SMG摄界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乐

2018-06-05 19:57

拜访周家桥,像是去探望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友。虽换了时代的新装,却依旧存留着历史赋予的丰厚。



听当地人说,“周家桥”原来得名于古北路和长宁路上一座木桥的名字。据传19世纪中叶,上海县官员和各界民众,每岁春秋前往周太仆祠(清雍正六年,松江知府周中鋐治理吴淞江殉职后所立)进行祭祀活动。从上海县城到祠堂必须经过吴淞江支流西芦子浦。为方便过河,人们就在西芦子浦上修造木桥一座,即名“周家桥”。后来这座桥被拆除,但“周家桥”这个名字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周家桥的变迁,无疑是上海这些年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仅仅还是在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上海人眼里的“下只角”。一片片棚户简屋和杂草丛生的旧厂房,相互勾连,七拐八转,破旧不堪。

昔日的“下只角”,已是现今的高档住宅聚集地。这二十年来,周家桥经历了“新旧两重天”的巨大变化。然而,换了人间,很多人的记忆却不曾褪色。在周家桥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们心里,那段拮据的岁月,却格外珍贵。镜头下,那些“老土地”们眼里流露出的怀旧眼神,因岁月的沉淀愈显真诚。



说起那时的周家桥——它是姚一鸣老先生那个端着搪瓷杯,去东风电表厂讨得一杯冷饮水喝的夏天;是蔡小妹老人记忆里,没有自来水只能去水井旁挑水喝的困窘,也是一家九口人挤在一个房间里的温馨。



而令如今已经年逾九十的徐国华老人最怀念的,还是过去亲如家人的邻里关系和人间温情。相对于今天这种“隔门如隔山”的关系,他说以前的邻里之间完全是另一番风景:白天家家户户的大门永远敞着,王家的孩子挨了打,李家的父母就会出来劝;出门左手可以借个醋,右拐可以舀勺盐,少了点葱姜蒜末喊一声别人就会送来;谁家包了馄饨或饺子,一定会先端给邻里几家尝尝……没有门牌号,却满是烟火气。



时代更迭,可能终究会有一天,国棉二十一厂、美光火柴厂、东风电表厂这些名词会退出我们的记忆。但那些流金岁月,在老人们的心里依然熠熠生辉。我想,让这些老人一辈子也不愿意离开的原因,不是这里厚厚的地方志,也不是多少摩天高楼取代了多少破旧棚户,而正是那些弥足珍贵的记忆和感情。

周家桥的故事,像一部倒映在苏州河里的老电影,余味悠长,活色生香。我们热爱这座城市的繁华,也从不曾遗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芳华。

关键帧:

昔日底层下只角

今朝高层样板房

古北路旁春色短

苏州河畔故事长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乐 编辑:范饱饱)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