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4″

视频 | 与世界对话⑤|马丁·雅克:中国崛起有何与众不同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19-09-20 22:49

编者按:70年前,新中国成立时,世界有疑虑也有期待。70年后的今天,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各国的利益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度融合。


《与世界对话》专访全球多位名人政要和各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崛起的中国如何与世界其它国家一起面对挑战。


马丁·雅克


全世界都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中国崛起已是个不容回避的话题。然而,从延续多时的中美贸易战、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亚投行褒贬不一的态度,以及近期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对香港问题过于热心的“参与”来看,如何面对并接纳一个崛起的日益全球化的中国,世界显然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


本期《与世界对话》就此专访了《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的作者,英国政治学者马丁·雅克,共同探讨崛起的中国,如何与世界融合共振。



Sinicization 中国式全球化和西方有什么不同


在其著作中,马丁·雅克曾经指出,“崛起的中国正在塑造世界”。而这种中国式的全球化(sinicization),和西方的全球化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更为注重发展的包容性和均衡性。在马丁·雅克看来,中国式全球化的重点现在是,将来也会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而在当前的全球形势下,马丁·雅克认为,中美这两个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如果想避免摩擦,美国必须学会用新的方式和中国合作,并且尊重中国。即便,这样的政治转变,对美国来说可能是个痛苦而长期的过程。



让西方以"中国视角"理解中国


西方世界曾经用“沉睡的雄狮苏醒了”",来形容中国。但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的是,在将近200年的一段漫长历史中,中国对于西方来说几乎是隐形的,或者说视若无睹的。


无知的结果,难免带来误解和偏见。那么,该如何让西方国家以“中国视角”慢慢理解中国崛起的状况?


马丁·雅克表示,这需要更多地宣传中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全球带来的贡献,要让世界更多地看到中国在扶贫脱贫等全球性问题上的巨大努力和成就。这样的一个对话过程,必然是渐进的,但也是不可替代的。


访谈实录:


蒋昌建:非常感谢马丁·雅克教授能接受我们的访问。您曾经说,正在崛起的中国正在塑造世界,那么从“一带一路”的角度来讲,您觉得“一带一路”恰恰表明了中国的这种塑造的能力。比如说“一带一路”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把它叫做“中国式的全球化”,这跟过去我们所理解的“西方式的全球化”有什么不同?


马丁·雅克:“中国式的全球化”有两个不同的特征,首先,我看到中国非常注重与美国、欧洲之间的贸易。我看到“中国全球化”非常不同寻常的一点,“中国全球化”的优先发展对象是发展中国家,这和“西方式全球化”的态度完全不同,当然西方也会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其中,但是位置会放在发达国家之后,我们看到了非洲、东亚、中亚等等,还有“一带一路”。“中国式全球化”的重点现在是,将来也会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第二个特点是“中国式的全球化”是具有包容性的,它面对的不仅仅是那些已经受益于全球化的一半或者更多的人口。


蒋昌建:您刚才对中国式的全球化做出的解释让我想到,您过去提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sinicization。这个概念我们也知道,中国在自己的政治文本当中最近几年经常提的一句话,那就是“中国要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根据您的理解,“中国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跟您的sinicization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马丁·雅克:我所说的sinicization可以看作是一个非常全面广泛的概念,是中国以不同方式去影响世界其它地区的过程,不仅是经济,也包括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中国思路、中国体制、中国价值观在全球变得更加具有影响力,也以全新方式开始塑造世界,当然现在这还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还需要很长时间。


蒋昌建:您对中国的经济充满信心,但是我们也知道,中国有关方面对经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忧虑。我们先讲第一个外部的环境,那就是所谓的美国的对华经济政策,或者是贸易政策,我们知道中美贸易摩擦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尘埃落定,您怎么看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在未来的半年或者一年之内,它会对两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马丁·雅克:中国的崛起使得美国需要平等地对待中国,他们因而必须学会用新的方式和中国合作,并且尊重中国。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很容易,并且可以迅速实现的过程。或许有可能接下去,中美之间会达成一些有限的贸易协议。


蒋昌建:接下来我有一个问题,也许比较敏感,但是您作为学者,我相信您的观点相对来讲会比较客观和中立。因为您在香港生活了一段时间,您也曾经说过,香港的政治治理的模式,或者说它的经济发展的模式,都要做一系列的改变。那我们最近都看到了,香港出现了长时间的骚乱,那么在您的观点看来,现在是不是转变它的政治治理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时机呢?


马丁·雅克:我认为香港从1997年回归以来,在香港实行的"一国两制"是个很出色的政策。我们要记住一点,我想中国政府也很早就意识到了,那就是香港社会的价值观和中国内地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处理与香港的关系上中国政府应小心应对,而且中国政府整体上也做得很不错,始终贯彻"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当香港政府操之过急的时候,包括像2003年时的"安保条例",以及这段时间的"修例风波",很不幸,这就会使得形势恶化。很多香港人想要使用极端暴力行为去解决某些问题,其中还出现了很多年轻的非法示威者,这种方式无法令人接受。另外我还想说香港问题是个极端复杂的问题,它的根源在于香港的社会经济出了问题。


蒋昌建:前德国副总理施卡费舍尔就说过,中国是一个内向型的超级大国,它不会对其它国家产生威胁。您也说过中国在历史上不寻求文化输出,也没有搞过对外侵略,同时也没有殖民地的历史,为什么也有人把中国看成是一种威胁呢?之所以有这样一些不同的看法,您过去也谈到过,可能跟他们并没有听见中国的声音,或者听说中国的故事,进而充分地了解中国有关。那么我的问题就来了,因为中国也在致力于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您觉得怎么样才能(在)西方社会讲好中国故事,让西方社会的人们更理解一个崛起的中国不是威胁呢?


马丁·雅克:最大的问题是西方国家如何慢慢理解中国崛起的状况,而且是以中国的视角,而不是以西方的视角,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西方对中国确实十分无知,一部分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一种西方心态投射在中国身上,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大约200年间,中国对于西方来说是"隐形"的。因此,我们要应对西方对中国理解水平非常低的现状,要让西方对中国有更加积极的一个态度,需要更多地宣传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如何在1978年至今让8亿人脱贫,我想很多人都对此印象深刻,也能够理解。但是说到中国在全球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中国对于全球不断增加的影响还是需要不断地、渐进地发展关系、进行对话,这一过程是不可替代的。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杨龙跃 陈彬 编辑:毕俊杰 王骋 蔡晨艺 王仲 赵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