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

视频 | 下一站丨33年提琴半生缘

下一站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2-12-25 19:30

1989年暑假,王建华从老家到上海音乐学院找当时在校求学的表哥玩,跟着他到了学校的设备科,也是第一次看到了拆开的提琴,王建华觉得提琴就是一个结构简单的木盒子,就找了人拜师在了设备科,开始了自己的制琴人生。



当时设备科的朱象教老师傅负责带教王建华,朱师傅的要求很是严格。提琴的侧板按要求需要刨到1.1毫米厚的薄片,朱老师的检测方式是把六片侧版叠在一起,规定六片侧版加在一起不能超过7毫米。



如果说朱师傅是王老师的启蒙恩师,那上海音乐学院的谭抒真院长就是王老师的伯乐了。1993年上音的乐器工厂开办了,谭抒真副院长当时是工厂聘请的技术顾问,每周都会有固定的时间去指导工作。而在众多的提琴工人里面,谭院长最喜欢的就是王建华,问起原因谭院长就说王建华每次都是带着问题来找我,说明他肯动脑,肯学习。



在1993年的时候,王老师与谭院长还合作仿制过一把瓜奈利的琴,当时王老师还不会刷琴的漆面,所以这把琴是谭院长刷的漆,这把琴王老师至今还放在工作室最显眼的位置。



1994年,在美国正好展出了25把瓜奈利的小提琴,谭院长当时正巧在美国,一有时间就去观摩学习,还打电话到校办工厂和王老师分享所见所闻,为了让王老师更好的理解,还在纸上写好文字说明,画好细节图样从美国寄回国。谭院长还在当年订了两本一比一的瓜奈利琴册,这本书当年的定价是700多美金,而王老师当时的月工资才800人民币。这本全球限量的提琴图册,给当时苦于没见过实物的王老师提供了临摹的可能。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