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9″

视频 | 人形机器人的“赛博梦”

中国长三角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3-12-08 23:22:28

四肢灵活、小脑发达,最近,一款酷似人类的机器人火出了。它不仅和总书记同框,还秀了一把自己的运动天赋


大家意犹未尽之际,本周,国内又有几款人形机器人原型机或产品规划陆续发布,人形机器人的第一股也有望登陆港交所。


人形机器人步伐加快,释放了什么信号?大模型时代,它带给我们怎样的遐想?


人形机器人有啥本事


在节目录制现场,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闫维新教授,带来了一个机器人手。他介绍说,人形机器人类似于人的肢体、器官、感知、一些思想和运作能力。对于人形机器人的移动来说,双腿是保证它可以行走,而对于工作能力来说,就要看手了。



闫维新解释,人形机器人的手能够尽可能多地接近于人手的一些运动能力,包括每个手指的开合,末端的触觉,还有视觉。简单地说,就是在人看不到的情况下,机器人手可以感知到,并扩大它的工作能力。例如抓取、工具操作、拧螺丝等动作,而且机器人还能通过一系列的感知,来决策、执行人们的指令。


“在一些我们人类不能完成的环境下,机器人也可以很好地进行匹配,达成既定的任务,所以机器人可以完成我们人类不能完成的任务,有很大的想象空间,”闫维新说。


跨界造有何考量


2023年被称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元年,各大公司先后发布自己的人形机器人,其中不乏车企的身影。


今年8月,比亚迪公开投资第一家机器人公司,智元机器人所属的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不到半年便推出了首款人形机器人远征A1


2个月后,新能源车企小鹏公布了自研人形机器人PX5,这款机器人拥有双足行走和跨越障碍能力。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甚至把人形机器人规划到自己的未来生活中,希望自己退休以后,能和机器人一起打牌。


热闹的赛道也让敏感的资本迅速集结,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人形机器人领域至少发生7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超40亿元。



那么,为什么人形机器人的背后往往有车企的身影?对此,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创新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周梅杰博士表示,本身车企是未来人形机器人潜在的客户。就目前汽车生产厂家而言,有大量的空间和劳动密集型的工种可以由人形机器人来取代。而且汽车其实跟人形机器人,很多地方是互通的。周梅杰指出,车企的相关技术,可以在机器人上面进行一个落地,像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包括电机后边的驱动技术,以及现在比较火的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就是两个轮子和两条腿,对于自动驾驶来说,其实是没有太大的区别。


大规模应用面临哪些困难


112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实现批量生产。


同一天,我国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拟开展通用人形机器人本体原型、人形机器人通用大模型等5大重点任务攻关。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形机器人这一极具技术含量的新赛道上,我国在技术层面已实现从落后到跟跑乃至全面领跑,截至今年531日,我国在人形机器人专利申请数量和有效专利数量分别为6618件和3110件,均位列全球第一。


市场人士预测,到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将初步商业化,2035年销量有望突破1000万台。



中国电科21所人形机器人项目负责人蒋志勇博士认为,降成本是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中最大的一块难题,尤其是产业链升级这一块。目前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成本一般在60万到100万左右,而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花费在关节等核心零部件上。现在国内并没有统一的厂家,能够大批量地出货,而且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能够把这个共性技术来分享,他提出可以建立一个平台,制定统一的标准来进行研发。这样,不仅人形机器人的产业链会更长、也会更细分,大家在这个产业当中得到的机会也能更多。


虽然现在人形机器人刚刚进入普通大众的视野,但未来应该会承担更多的功能,应该给我们创造人类更好的一种生活,让大家的日常的生活更有获得感,让我们工作也更加顺畅。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贺璟岚)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