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视频 | 沪版“高线公园”,如何打破公园边界?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赵一凡

2021-10-22 18:13

不少市民发现,上海开出了越来越多的“高线公园”,这些公园与传统意义的公园似乎并不一样,复加了更多的功能,这些“非典型”的公园有何不同之处,让我们一起去打卡沪版的“高线公园”。



刚开放一个多月,曹杨的居民发现,家门口的这个百禧公园,火了。这个空中街区,纵深一公里,穿越11个居民区,三层立体空间,兼具艺术、体育、休闲等多重功能。


作为上海首座高线公园,百禧公园前身是堪称“上海最长菜市场”的曹杨铁路农贸市场。2019年市场关停后,设计师刘宇扬就开始着手这个改建项目。长久以来,曹杨社区东部居民一直苦于缺乏公共活动和休憩的空间,这个公园,如何满足居民的需求呢?


百禧公园主设计师刘宇扬回忆道:“我们一开始看到这样的狭长用地,特别激动又觉得是特别难的用地,所以我们想如何把空间能够最大化”


设计之初,刘宇扬参考国外高线公园,希望打通所有隔断,用最小面积做最长公园,让周边居民用最短距离就能抵达。没想到,居民们并不买账。“和居民沟通之后呢,恰恰并不是如我们所想每个人都愿意直接接到公园里,不同的居民会有不同的考量,有的小区选择全部实的围墙挡住的,有的小区选择虚的,有可以开门的,有不可以开门的。”刘宇扬说。



于是,嵌入社区的百禧公园,更多地从居民的生活需求出发。步道台阶高12厘米,适合健身行走,公园两侧设置了无障碍的缓坡,此外,回应居民诉求,又增设了买菜点、购物场所,不断打破公园边界。


而在15公里之外的宝山区蕰藻浜,则建起了一座星空高线公园,昔日废弃的老码头,变身成为居民的休闲打卡地。7个高达15米的龙门塔吊,讲述着老工业区曾经的荣光。千余平米的桥下空间,嵌入了观景台、足球场、篮球场,未来还将搭建玻璃屋,展示居民的艺术品、画作。上海科房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剑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空间的变化和空间的美好,使得这些企业在这里创新比较惬意,能够更轻松的发挥他们的创新思想。”


沪版“高线公园”,在杨浦区五角场北侧,则被赋予了更新的内涵,不再局限于空中高线,而是创新性地延展到地下,一段绵延1.3公里的地下雨污合流线也可以变成一道绿轴。


因为污水管线上方区域不可建设建筑物,这里原先是一块临时围挡围起来的垃圾地。设计师牵头组织社区进行了两年多的改造,用两个集装箱打造成居民活动室,在周边开辟出生机盎然的都市农园。不仅成了居民们的自留地,还提供了一方聊天活动的空间。沿着地下雨污合流线,这条绿轴还在不断向北延伸,提供更多空间利用的可能,未来中部还将还将建成一个数字化公园。



高线公园,让公园不止是公园,它将成为城市多重功能的载体,不断打破边界,融合新生。同济大学 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 主任刘悦来如是道:“能够带动周围的融合,可能是这个高线最大的意义,通过一个空间的设计和营造能够产生更多的链接。”


回应市民更多元的需求,融入文化、生态、休闲、体育等多重功能,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园,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和功能,是公园,又不仅仅是公园,让上海这座千园之城,内涵越来越丰富。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赵一凡)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