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视频 | 黄旭华:如果党需要,毫无疑义为国捐躯

看现场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1-10-08 20:00

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他隐姓埋名30年,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为中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贡献。



黄旭华生于1926年,他生长在那个战火纷争的年代,从小他目睹过太多人因为战争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他逐渐明白,想要安稳的生活首先要国家强大起来,而少年强则国强,他必须努力学习改变国家的现状。出生于医学世家的黄旭华决定改变自己从小的理想目标,医生虽可以救死扶伤,但只有从根本上解决祖国的处境让国家免受他国打压,于是他放弃学医改学造船。



1958年,黄旭华奉命进行核潜艇的研究,当时全世界只有美国、前苏联等发达国家拥有核潜艇,我国对核潜艇的可借鉴经验几乎为零,任务何其严峻,但黄旭华毅然决然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核潜艇的建造属于国家机密,最初的研发队伍只有29个人,都是怀揣理想的年轻人。他们虽然没有国外的技术,也没有丰富的经验,但他们有的是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国家发挥自己的特长,挥洒自己的热血,坚决要完成上级派发的任务,必须建造出只属于中国的核潜艇。从此,黄旭华开始了长达30年的艰难研发历程。



核潜艇的核心技术问题有太多需要攻破, 核潜艇的研究要运用到许多复杂的数学演算,但当时国内的科技落后,没有国外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研究一次次遇到瓶颈。庞大的计算量,无数的数据,竟然都是科研人员们用算盘打出来了。



1970年,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长征一号”服役;1981年,中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1988年,中国核潜艇实现极限深度潜航,并成功于水下发射运载火箭,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军队海基战略防御力量初步形成、



30年里,黄旭华潜心研发,很少回家,他回顾这些年,觉得最大的遗憾就是愧对家人。他与父母家人只能靠信件联络。在信里父母问得最多的就是,工作怎么样、什么时候回家。面对父母的关心黄旭华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总是在夜里对着信纸发呆。



父亲因病住院期间,弥留之际还是牵挂着黄旭华,但黄旭华深知自己肩负任务的重要性,不能让组织为自己破例。于是他忍着痛苦,继续坚守在科研岗位上,直到父亲去世,黄旭华也没有回家送父亲一程,父亲最终都不知道儿子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



黄旭华在一次深潜试验前,途经老家,回到了阔别30年的家中,见到了母亲。母子两一见面没有说过多的话,没有埋怨也没有自责,只是互相望着彼此暗自流泪。或许这就是母子间的情谊,不需要多言语就能明白对方心中所想,只要确认这些年他过得好,那一切就都值得了。


(素材来源:《功勋》 编辑:白白)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