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杨树浦的工业印记

时讯

看懂上海

2017-12-25 13:27

杨树浦既是一条河流之名,又是一个地名。现在的杨树浦河,源于同济新村北边的走马塘,向南流过控江路、周家嘴路,沿兰州路南流,在兰州路杨树浦路汇入黄浦江。这是经过数十年疏浚、引导形成的,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现在的和平公园、杨浦公园乃至凤城新村一带,有许多用于农业生产灌溉的河浜和池塘。


杨树浦路

杨树浦是上海的区域名称,在上海的东区,据记载上海开埠后,英租界的核心地块外滩的黄浦江边上修了一条沿江马路至“杨树浦”,名为杨树浦路。



在杨树浦路上有中国最早的工业化造纸厂、上海最大的修船坞、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第一家工业化制糖厂、第一家城市煤气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华的首家工厂等,数据显示至1949年,这里已孕育企业近千家,总产值占全国的5%、全上海的20%左右。


1900年杨树浦路街景


杨浦工业发源地:上海机器造纸局

当时机器造纸局内的使用的机器设备


杨浦区近代工业始于19世纪80年代。清光绪八年(1882年),经李鸿章批准,官督商办的上海机器造纸局投产。1915年,刘柏森租办了该厂而后买进更多宝源纸厂。1920年,他又以82万两向日商三菱公司购得华章造纸厂,定名宝源纸厂东厂,原杨树浦路厂即为宝源纸厂西厂。1925年,又定名天章纸厂股份有限公司。1938年,其子刘孟靖与日本人合作,一度更名“天章长记纸厂”。1947年,国民党政府赎回该厂。


位于杨树浦路408号的天章记录纸厂


解放后该厂收归国有,定名天章造纸厂。1981年,天章造纸厂与上海记录纸厂合并,正式挂牌天章记录纸厂。天章记录纸厂为全国第一家和最大的生产仪表记录纸、电子打印纸的厂家。


杨树浦发电厂


上海杨树浦发电厂,位于杨树浦路2800号。1911年由公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处筹建,1913年建成发电,容量4000千瓦,至1923年增至12.1万千瓦,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1929年这座工厂被售给美国电气债券股份有限公司,改称上海电力公司。1949年,电厂总装机容量增至19.85万千瓦,占当时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0.5%,其发电量约为上海地区总发电量的70%。



2010年,根据市政府节能减排的要求,杨树浦发电厂正式停产,它烟囱高105米,高过国际饭店。这些厂内老建筑都会被保留下来,让其成为城市地标景观。


杨树浦水厂


1880年,上海英商在英国伦敦成立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并于次年在黄浦江边建造了自来水厂。水厂设址于杨树浦路830号,由英国设计师哈特设计。1881年8月开工,两年后竣工。


1933年的上海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


1883年6月29日,时任北洋通商务大臣的李鸿章拧开阀门开闸放水,标志着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正式建成。20世纪30年代,该水厂不断扩建,占地面积增加了三倍,成为远东第一大水厂,现为杨树浦水厂。厂内各类建筑的总面积达1.28万平方米,砖混结构,朝向各异。这些建筑现用作厂房核办公楼,保存完好。



厂区内英国古典城堡式建筑群是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文物,也是全市仅有的,建于企业单位的近代建筑,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将被作为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重点保护、保留单位。


杨树浦煤气厂


上海是我国最早使用煤气的城市。自1843年上海开埠后,外国商人纷纷来沪投资设厂。1865年,上海第一家煤气厂在苏州河畔建成。同年11月即开始向公共租借供应煤气并用于照明。繁荣的南京路开始启用煤气灯照明,从而取代了早期的煤气灯。


厂内最大的储气柜是上海现存最早的煤气柜

为英商在20世纪30年代设计制造


至1929年,上海城市煤气供应量已超出2000万立方米,急需扩大生产,原苏州河畔的煤气厂,因苏州河航道狭窄,船舶拥挤,运输能力受到限制,英商逐选中黄浦江边建煤气厂。杨树浦煤气厂始建于1932年,两年后建成投产。杨树浦煤气厂建成时日产煤气11.3万立方米,包括水煤气5.67万立方米,占全市煤气消费量的80%。



厂内现存老建筑办公楼,核该厂同时期建造,3层,建筑面积约1185平方米,砖混合结构,坐北朝南。现代派风格,立面层间有腰线,黄色面砖墙面,饰转角隅石,北立面局部饰山花装饰。厂内最大的储气柜是上海现存最早的煤气柜,为英商在20世纪30年代设计制造。


上海第十七毛纺厂


在杨浦波阳路400号有一家老牌绒线厂,即英商密丰绒线厂,建于1932年,1934年投产。垄断世界绒线业名牌的“蜜蜂”绒线生产落巢上海,成立了英商蜜丰绒线厂中国分厂。这里生产的毛线用“三蜂”牌商标,质量决不逊色于原产地的“蜜蜂”绒线,一时间形成了中国毛线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该厂建筑由英人普伦设计,马海洋行承建,1959年由政府作价购买。后更名上海第十七毛纺厂。厂内现存老建筑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木椿基础,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清水红砖墙面,横坚线条构图。蜜蜂产业在沪还遗留下三处人居住宅,分别为英国老板住宅、领班住宅和高级职员住宅建筑。


申新纺织第九厂


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1890年建成投产,地处杨树浦路87号,即今上海电站辅机厂西厂和上海第四碾米厂所在地。这是上海乃至全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机器纺织厂。大门设在今宁国路口;西侧为帐房、幕友、司事等办公地;东侧是主厂房。当时有美国制纺纱锭3500枚,英国制织布机530台,规模甚大。


申新九厂粗纱车间


1893年10月19日因遭火灾,全厂焚毁。同年十一月,盛宣怀与聂缉椝负责建新厂。二十年九月十七日开工,改名华盛纺织总厂,计有纺纱锭6500枚,织布机600台。华盛纺织总厂以后又先后改名为集成纱厂、又新纱厂和三新纱厂。民国20年成为荣氏产业,迁至澳门路150号,建造新厂房,并更名申新纺织第九厂(今上棉二十二厂)。


上海卷烟厂

上海卷烟厂内的车间


上海卷烟厂位于长阳路733号。1925年,英美烟公司在上海开设韬朋路烟厂(今通北路),又称英美烟三厂。1934年9月,改颐中烟三厂。1952年,颐中烟公司转让于上海烟草公司,改国营上海卷烟二厂,1960年改上海卷烟厂。


1938年工人工资收入明细


这是一份1938年的工人工资收入明细,从中可以看出当年工人实际生活状况。以女工为主的纺织业,女工工资自然高于男工,因为她们是生力军,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且三班倒。


旧时烟厂女工放工时的情景


女工们每月最低生活支出:房租(石库门单间)6元,米6元,柴1元,小菜5元,零用2元,共20元。而纱厂女工工资是较高的,每月也不过27元左右。若子女多的,那生活还是很拮据的。其他工资偏低的工人生活就更窘迫难熬了。这是《老上海》图集的编者根据史料汇集的数据。其中邮电工人的月薪(一等一级)500元很可能是误写,多加了一只零,每月50元差不多。过去高级职员也不过一二百元。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杨树浦地区机器轰鸣、烟囱林立、产业工人聚集,如今,杨树浦是上海最密集的旧式里弄居住区,以前的几十万产业工人的居住区还基本保持原样,只是,曾经的百年工业文明即将成为历史的一页。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识别二维码 

 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员”申请入群 

(申请时请注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样)

 等侬来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