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盲目复制国外难度,忽视救援应急,中国越野跑醒醒吧
时讯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2021-05-23 18:03:58
21人遇难,这是对中国越野跑和马拉松的一场“血的警示”。
5月22日13时左右,甘肃白银山地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受突发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
在这次沉重的打击和血泪的警示背后,是发人深省的疑问——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样高难度的越野赛事,而办赛方又该如何去尽全力保障选手的安全。
其实早在5月初,乌蒙山超级越野赛中就有一位跑者由于比赛中出现失温乃至幻觉,加上“抢救过程中由于山体塌方耽误最佳抢救时间”,最终不幸离世。
彼时,澎湃新闻记者就采访了国际越野跑协会(ITRA)中国大陆组织机构代表苏子灵,他表示中国如今的越野跑赛事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包括了盲目去复制国外赛事的难度、忽视切实快速的救援应急体系,以及在布标和保险方面的操作存在“落后思维”。
“太多赛事缺乏监管也缺乏培训了。”苏子灵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些类似的问题几乎存在于国内越野跑的半数,“之前没有出现这样惨痛的事故,所以还没有引起那么大的关注。”
而现在,在一场曾经获得中国田协“铜牌赛事”和特色赛事“自然生态”两个奖项的百公里越野赛上,21名跑者遇难,其中还包括了宁波江南百英里冠军梁晶、中国跑圈知名的曹朋飞、黄印斌和残奥会冠军黄关军在内的精英跑者,这样惨痛的教训必须敲响中国越野跑甚至是整个中国马拉松的警钟。
“越野绝对不是马拉松的归宿,绝对不是。”苏子灵强调,中国跑圈里这几年有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跑马拉松跑多了,就可以参加越野赛,但城市和大自然的跑步环境是天差地别的。
“越野赛和户外挑战,应该是户外徒步人群的归宿。因为他们有户外的经验,才能够在提速中应对不同的变化。”
资深越野跑者赵小钊也强调,“不管是什么赛事,参赛者都应该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在各种天气环境下,不管强制装备里有没有要求,都应该做好准备。”
事实上,这场只有172人参加的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由于关门时间要求严苛,大部分的参赛者其实都是经验丰富而且能力出色的优秀跑者,但即便如此,在遇到极端天气的情况下,跑圈大神也束手无策……
就如苏子灵所说,中国越野跑一方面要跳脱出“盲目模仿最难最虐”的心态,另一方面也要冷静思考——高额奖金带动赛事的同时应该提供高标准保障、服务和救援。
国际越野跑协会(ITRA)曾经发布过一份中文版的安全指南,中国越野跑资深人士马德明参与了这份指南的翻译和校对。
其中就明确提到了,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越野赛事的组织者必须做到的第一点就是“减少意外”以及“组织者有责任确保所有参与赛事人员的安全”。
除此之外,在提及天气因素时,国际越野跑协会也强调了赛事组织者一方面必须“计划应急路线,以便避开恶劣天气所造成的潜在危险区域”;另一方面则是“在任何时间都能有效停止比赛,特别是当极端天气状况出现时”。
“这样的事故和教训必须要让每一个赛事总监都有更强的责任感。”苏子灵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赛事总监应该能够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了解赛道每一个阶段的救援,而且做好服务和所有应该准备好的预案,这才算是比赛前的基本合格。”
一个月内两项越野赛事出现事故,20多条生命就这样逝去,在中国跑步的发展道路上,用这样的悲剧来“敲醒”所有人,代价实在太大了。
我们也要正告某些赛事从业者、自媒体人士——人身安全才是跑步赛事的重中之重,一切有违生命安全的“洗白”和狡辩,都是对跑步这项运动最大的亵渎。
中国越野跑、中国路跑圈的管理者、主办方和每一位参与者都应冷静下来思考——怎样的奔跑才有意义和价值,安全回家才应该是比赛的终点。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