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视频 | 《那山有片粉色的云》|聚焦少数民族留守儿童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2019-05-10 08:15

“爱与陪伴”是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最为渴望的,但是这样的词汇却往往是留守儿童心底的创伤。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聚焦和关注儿童的成长,创作了《那山有片粉色的云》。而“粉云”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色彩斑斓的舞台和扣人心扉的故事,更是藉此来呼唤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对这一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儿童剧《那山有片粉色的云》讲述了贵州深山里的这样一群留守儿童——他们毫不避讳生活的苦难,他们敢说敢笑敢于担当,大山不仅给了他们美丽的风景,更给了他们一颗勇敢的心。而来自上海的高中生赵绾儿在阴错阳差之下卷入了以阿鲁为首的一群留守儿童的故事里,沟通心灵的美好情感发生了,并让人产生了奇妙的联想……



剧本避免了对苦难生活的直白呈现,而是把一群早已视艰苦为平常的孩子们自在天成的快乐呈现出来,令人在欢笑中尝到苦涩,从而对他们产生深深的怜爱和尊重。本剧作者还对笔下的这部分留守儿童的内心及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做了探索,力求通过台词、歌唱和生活方式营造出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氛围和生活气息。



本剧的舞美设计通过写意流动的布景来展现意境之美,表现出温暖和奇幻的视觉效果,营造出充满地域特色以及反映人物内心独特视角的环境。剧中粉色的云运用了流动的干冰和变化的多媒体来表现它的柔软,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就像一股暖流注入人的心里。剧中粉色的树代表着陪伴,粉色为本剧奠定了温暖的基调。除此之外,溶洞场景充分展现了当地的地貌特征,运用艺术化镂空效果来表现溶洞中的钟乳石。剧中场景转化流畅,移动景和升降景运用巧妙,通过灯光和多媒体的渲染营造出山洞中移步换形的视觉效果。



《那山有片粉色的云》在人物造型设计上始终坚持着“真实”和“质朴”的原则。本剧对于戏中所运用到的彝族元素、地域特点、颜色和图案都一一进行了考证、深挖与推敲。“质朴”是对剧本的致敬,是在“原汁原味”的生态环境下的和谐统一,不是为了视觉冲击力等因素而进行的艺术体现。



本剧的音乐主要以贵州彝族民间音乐的特性为元素,包括民歌和器乐,和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带来听觉上的新鲜感。音乐的结构是以节奏的动机和旋律化的主题为两条主线,分别体现了彝族山区孩子的活力与“野性”;和所有人共同的情感——对温暖的渴望。剧中人物的唱段借鉴了当地的民歌曲调来创作,使人物性格更鲜明,风格化更明显。在配器上运用了彝族民间音乐的音色,例如月琴、口弦及丰富的民族打击乐,并与管弦乐、电子、流行等风格的音色融合,创作出具有强烈色彩性、具有现代审美特征、带有独特民族特色的音乐。



在这部剧中,你可以看到浪漫粉色的山峦景致,可以听到含情脉脉的民族歌谣,也可以感受到思念的苦涩与血脉相连的温情,可以见证到少数民族留守儿童与上海城市孩子的心灵碰撞……


(儿童剧《那山有片粉色的云》剧照摄影:祖忠人)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