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子午编辑室】用“三合土”修缮长城就没事了 恐怕没那么简单

叩击

子午线编辑室李瑶  赵菲菲  郝苗苗

2016-09-24 00:43:45

“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700年历史个国宝面目全非”,几天来,这则消息在网上纷纷扰扰。对于网友质疑的“城墙被抹平”,以及“用水泥硬化”之说,辽宁省文保部门向媒体解释,这些说法并不准确,此次修缮属于抢险工程,雨水大的时候有倒塌风险,整个修缮过程也合理合法,工艺也没有问题,而且使用的材料并不是砂浆或水泥,而是修葺文物专用的“三合土”。

 

用三合土真的可以吗?长城专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在接受看看新闻Knews的采访时表示,以前的长城修复工程中确实使用过三合土材料,但是小河口长城修葺的问题远非使用什么材料的问题。关键在于文保部门没有按照《文物保护法》和《长城保护条例》,在工艺、材料和样貌上对长城进行“修旧如旧”,而是彻底改变了小河口长城的原状,对长城造成了破坏。

 

 

   


值得注意的是,辽宁野长城被抹平之时,正逢《长城保护条例》颁布十周年。现实让人唏嘘感叹,也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于长城保护现状的关注。看看新闻Knews记者不久前曾在河北省抚宁、卢龙等长城沿线县市走访,了解到一些荒居野外的古长城生存状况堪忧。风雨侵蚀、人为破坏、缺乏维护管理,一些地区文化价值较高的明代长城文字砖被偷盗、拆解、贩卖的现象屡见不鲜……

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数据,历代长城总长度超过2万公里,分布在我国15个省市自治区。今天所说的万里长城一般指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全长近9千公里。2014年中国长城学会调查显示,长城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以明长城为例,明长城的墙体只有8.2%保存状况较为良好,而74.1%的保存状况较差,甚至只剩下了地面的基础部分,而且长城近三成已经消失。长城正在变短、变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早在2003年世界古遗迹基金会公布的全球100处最濒危遗址名单中,万里长城已经榜上有名。

 



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长城保护条例》,这是我国第一次为一个具体的文化遗址颁布专门法规,条例明确了属地管理制度,鼓励各地区加强对辖区长城的保护工作。然而条例实施的效果却未如预期。

目前,长城保护面临缺乏人员和缺乏资金的双重困境。长城沿线文物部门日常工作之一就是对长城遗址进行巡查监督,但是长城是线性文化遗产,体量太大,不可能单纯依靠文物部门。以最早进行长城专人保护改革的抚宁县为例,该县文物部门在编人员只有9人,不可能仅靠这些人员完成巡查全县142.5公里长城的任务。长城保护员张鹤珊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他一个人负责看护超过十公里的长城段,一次往返就要行走6个小时,而每月才领取到100元的津贴。长城沿线县区经济相对贫困,比如长城经过的张家口市几乎全是国家级贫困县,地方政府确实无力出资维修和保护长城。

对此,董耀会向看看新闻news表示:“长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体线性文化遗产,绝大部分处在野外,不可能像其他文物那样收藏起来,对它的保护单靠文物部门是不行的。”

 

    

保护长城,时不我待。问题是怎么来保护它呢?是集中金钱和精力保护重点段落,还是全程来保护?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定论。而现实是,对于标志性的,或者能带来经济利益的长城段落,修缮保护力度比较大。地处偏远的,就听之任之,自生自灭。

然而,长城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是万里长城,如果我们只有十里长城或者一里长城,它就不会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所以,长城作为一个整体,保护它应该是保护它的全部。鉴于这次辽宁野长城修缮项目的教训,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媒体评论员李松林指出,当务之急是要出台全国统一的、可操作的修缮长城的标准规范。同时在保护长城的过程中,要加强政府的主体责任,由其协调文物保护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诸如公安、海关、住房建设部门,协同保护好长城。

 

 

 

(编辑:谢雨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