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空中医疗急救手册》出炉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何晓
2018-04-18 16:35
国内首部《空中医疗急救手册》今天正式发布,将为空中急救提供详细的执行规范和操作标准,有效提高空中救助的质量与效率。
近年来,民用航空运输快速发展,航空旅客运输量不断攀升,空中旅客突发疾病事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国际民航不完全统计,空中紧急医学事件的发生率为22.6例/百万旅客,其中死亡率为0.1-0.8例/百万旅客,每100万次飞行中就有210次因空中医学事件而紧急备降或返航,平均每12.6例就造成1次紧急备降或返航。
过去两年间,东航在航班运行过程中共发生旅客紧急伤病事件136起,有37个航班因救人备降或返航。
在民航华东管理局、上海市卫计委、团市委和有关各方的支持下,东航与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签署共建合作协议,并于2017年4月18日正式启动“东航空中医疗专家”项目,首家建立空中急救旅客的高效绿色通道。“空中医疗专家”项目启动一年来,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向东航推送了411名医师志愿者,他们均来自上海市三甲以上医院、副高以上职称的临床医疗专家。
截至2018年3月31日,受聘的“空中医疗专家”利用自己搭乘东航航班的机会,在空中完成了近4000次义务值班。9名医生共完成9起空中救助事件以及3起远程病症诊断。
此次发布的《空中医疗急救手册》在编制过程中,充分吸收了东航机组、民航总医院和上海医师志愿者的医疗专家的专业意见。经过一年的努力,参与的各方专家共同协作,基于航空运输的特性,参考分析了大量的航空急救案例,从医疗专业的角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手册编制。整个手册分为十八个章节,按照医疗病症划分,详细描述了各类常见病症的表症、救助方法、用药指导等,并引用了大量机上实际发生的典型案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如今,飞机被公认为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但对某些需要特殊照顾的人群来说如何保证健康乘机呢?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梳理了如下小贴士:
哪些人不适宜乘机?
未经医生书面确认,以下病患不能乘机:
处于传染期的传染病患者
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严重呼吸系统疾病
严重的中耳炎,伴随有耳喉管堵塞症
近期进行过外科手术,伤口尚未完全愈合者
以及其它医学上认为不适宜乘机的患者
此外,以下情况也不能乘机
某些儿童,包括:出生未满14 天的婴儿
某些孕妇或产妇,包括:怀孕36周 以上者
预产期在4周以内者
预产期临近但无法确定日期者
多胎分娩或预计有分娩并发症者
顺产后不足7天者
难产或早产后经医生诊断不宜乘机者
特殊人群乘机注意事项
老年乘客。
出于健康、安全需要,建议老年人在乘机前10天左右,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进行心肺功能评价;
注意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保持身体良好状态;
健康老年乘客建议准备常见病如腹泻、感冒、过敏等状况的处置药物
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乘客,建议随身携带一份自己所患疾病、日常用药清单,以及对症的急救药物
如临乘机前出现头晕、肢体乏力、麻木、恶心等不适,安全起见,建议放弃登机,切勿心存侥幸。
怀孕不足32周孕妇,
怀孕不足32周的孕妇乘机,除医生诊断不适应乘机者外,需提供证明孕期的连续病历或经医院盖章的孕妇保健手册复印件。
怀孕超过32周但不足36周的孕妇,应在乘机前72小时内交验由医疗单位盖章和医生签字的“诊断证明书”, 《诊断证明书》上包含旅客孕期相关信息、航程及日期、适宜于乘机以及在机上需要提供特殊照料的事项。经航空公司同意后可购票乘机。
2周岁以内婴儿
起飞降落过程中,不要让孩子睡觉,可给予适量饮水及进食,做吞咽动作,降低耳部不适。
婴儿哭闹不需特别制止,哭闹有助于咽鼓管开放,减轻耳部不适的症状,同时可给婴儿奶嘴或者奶瓶做吸允动作。
2周岁到12周岁儿童
家属需提前告知儿童可能出现的不适,尤其是起飞降落过程中的耳部不适,减少恐惧感。
避免孩子在机舱内跑动,因空中气流变化,飞机可能出现颠簸,儿童容易跌倒,导致外伤发生。
飞机颠簸过程中,不要给孩子吃坚果类食物或饮水,容易出现误吸、异物进入气管等,引起窒息,在飞行期间,避免饮用温度过高的水,以防出现烫伤。
外科手术后患者
建议乘机前咨询主治医生,获取专业意见,如每次旅行前到医院进行一次常规检查,那就更为安全了。
一旦机上发病怎么办?
首先,病患本人及家属应保持镇定,尽快呼叫乘务人员,如实告知发病症状、既往病史、近期用药史和饮食情况等。
其次,应最大程度相信并配合机组人员的处置。机组人员都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经验,机上配备了机载应急医疗设备、极地航线配备除颤仪AED。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何晓 编辑:马龙)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