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台湾特有的高贵木材被运往日本建造神宫与神社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  作者  且十

2017-02-20 10:30:22


一直向往阿里山。朋友说,阿里山美景多了,你最想看什么呢?是呀,是什么让我这么牵挂阿里山呢?多少年来一直在传唱的“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我当然知道这只是文人的描述。但是,阿里山确实拽着我的心。


1896年11月22日,由东京帝国大学的本多静六林学博士为团长,斋藤林学士、丹羽宪兵曹长及云林厅职员今村等人组成的登山探险队,登上了台湾中央山脉的最高峰摩里逊山(即今日玉山)。这是日本殖民者第一次登上玉山主峰,经测量,摩里逊山比日本富士山高出170米,遂被认定为“日本版图”最高峰,被命名为“新高山”。


日本殖民者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测定摩里逊山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资源考察。他们在海拔1200米至1300米高度附近发现了沸腾的硫磺温泉及落差30多米的瀑布。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发现了阿里山擎天的桧树林。


1903年,日本殖民当局民政长官后藤新平带领祝辰已殖产局长、河谷林学博士等人再次进入阿里山实地调查。据调查报告称,阿里山针叶树林是历经几千年,树木高大耸立,拥有约150万株的大森林,是尚未开发的宝库。后藤向日本内阁提出大规模开发预算,但当时日本国内正忙于在旅顺的日俄战争,开发计划搁置。1907年纵贯铁路开通后,日人开始以嘉义车站为起点修建阿里山铁路,至1911年2月8日,全长72公里的阿里山铁路全线贯通。


我是在一个大雨倾盆的午后来到阿里山的,那件薄薄的雨衣勉强挡着滂沱的雨水。我们顺着木道,看着那些几百、几千年的桧树在木道边孤零零地站着。朋友说,阿里山经过过度开采,成片的桧木林基本看不到了。是的,放眼望去,满山烟雨朦胧中,都是后来种的次生林。


我注视着那株静静卧在铁轨旁的三千年神木,它历经雷电光火的树洞,似老人深邃的眼光看着我。它似乎在向我倾诉它的前世今身,似乎想知道它的子孙们离开阿里山后现在何处。


我的心被深深地揪了起来。桧木,这个台湾特有的树种,这些高贵的建材,被小火车拉去了哪里?


随着阿里山铁路的贯通,阿里山森林的大规模开发拉开序幕。日本殖民当局在嘉义建立加工厂,把阿里山的桧木制成木制品,在东京木材市场获得如潮好评,台湾特有的桧木源源不断地输入日本国内。从明治神宫的大鸟居(神社入口的大牌坊)开始,阿里山桧木成为日本修造神宫、神社的主材。在檀原神宫、桃山御陵、靖国神社的建造过程中,桧木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桧木也是日本及台湾的温泉旅馆、传统日式建筑最优良的建材。


你若到台湾,一定要去新北九份看看当年为迎接裕仁太子而建造的太子宾馆,到淡水一定要看看从日本国内迁建而来的“一滴水”故居,以及现在在全台多地留存下来的殖民时期温泉旅馆。这些历经数十年、上百年的建筑,充分体现了桧木的坚韧和温润,如单论观赏性的话,这些建筑和桧木材料真是绝配。只是,这完美的建筑并不是给台湾人享用的,殖民时代的台湾人,永远是低等人。


从神木站乘小火车到阿里山站,短短的距离,己没有当年火车爬山的惊悚。当年殖民者建这阿里山铁路的时候,可没有想要让今天的人上山旅游。他们要的是阿里山的神木,他们想的是用这种美丽的木材支撑他们的神社。


出站的时候,雨停了。在站前小广场远眺,天边挂着一道彩虹。是呀,日本殖民台湾50年,在经济、政治、文化上深深地影响了台湾。台湾没有必要背负这种悲情,但也不能忘记过去。就像这些神木,当建材也是一种完美的呈现,但是,被殖民者用于装扮他们的殿堂,又是它深深的悲哀。今天的台湾必须清除殖民意识,告别“皇民”心态,才能像旅游让阿里山“重生”一样,使台湾社会不断进步发展。


(来源:上观新闻)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