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硬核弧形梁打捞技术助力长江口二号古船破浪而出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
2022-11-21 10:42:33
11月21日零点,长江口横沙水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新的历史性突破,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沉箱,装载着“长江口二号”古船及周围泥沙,缓缓从打捞工程船“奋力轮”中部月池露出水面。整体打捞出水后,古船将被带入杨浦滨江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开启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新阶段。
上一次我国古船整体打捞还得追溯到15年前,也就是2007年“南海一号”的打捞,而“南海一号”的发现还要往前推到1987年,之所以等了20年才开始打捞,是受了技术条件的限制。南海一号出水之后,我国再未有古沉船打捞。这次的长江口二号,规模比南海一号更大,如何解决技术问题,如何在打捞的同时做好保护工作,最大程度保留好历史遗存呢?
今年3月,在上海外高桥码头启动的这一仪式,意味着这艘沉睡了150多年的古船、出水进入倒计时。
经过上海文物局评估后,负责打捞的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通过联合攻关,决定采用世界首创的技术方案----“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来打捞这艘古代沉船。简单来说,就是以顶进发射机架驱动22根巨型“弧形梁”,依次穿越古船底部,从而形成一个巨大沉箱,把古船及其附着的厚厚泥沙与海水“滴水不漏”的包裹起来,这部分作业主要由“大力号”完成。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副局长周东荣说:“用一根22米长的梁从海底穿过去,形成一个兜底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下面围起来,最终通过22根梁,形成一个46米长、19米宽、8.5米深的半圆柱形的箱体,把沉船以及沉船周围的遗址全部放在里面,连着水一同打捞出水,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安全性、原生性。”
7月初,“大力号”完成了古船遗址现场预处理阶段工作后返回港口;与此同时,“奋力轮”也在完工后,停靠在横沙码头,它是一艘“中部开口”度身定制的工程船,这艘船两端设有同步提升装置,在船中部开口,自带一个长56米、宽20米的月池。
待“大力号”将古船沉箱安装到位后,“奋力轮”会开赴古船遗址现场,把总重量1万余吨的古船沉箱,从江底同步提升并严丝合缝嵌入中部开口中,并“怀抱”着长江口二号古船驶往船坞。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说:“心情确实难以平复,因为从我们长江口二号发现是在7年前,应该说我们从七年前找到它,然后这一路我们也在精心地呵护它,防止它被破坏。那么到了今天我们终于等来了,让人非常令人激动的时刻。”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