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互利互惠,中美才能实现真正的双赢!
时讯
微信号“牛弹琴”
2018-05-17 13:49:11
这是一场苦战。当前的中美贸易磋商,对中方代表团来说,可谓是重任在肩,必须捍卫中方的正当权益和核心利益,必须捍卫多边自贸体系和全球自由贸易。
最好的结果,两国互谅互让,互利互惠,实现真正的双赢;最糟的结果,就是话不投机,一拍两散,然后大规模贸易战。
我们必须争取最好的结果,作好最坏的打算。
但怎么能达到最好?
这就需要双方保持理性,共同努力。比如,对美国来说,必须在中兴问题上体现善意,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同时放宽对华高科技出口,等等。对中国来说,原则必须坚持,但也确实可以进一步扩大内需,尤其是那些关系民生的产品和服务,不妨多进口一些。
这都是生意,未必中国就吃亏。
必须看到,在不少领域,美国产品确实是有巨大优势的。比如,在医疗领域,如CT、心脏支架,还有各种抗癌药,这些当然是商品,但也关系到一个个家庭的健康和幸福。我们还确实技不如人,那扩大相关商品的进口,符合美国公司利益,相信也符合中国老百姓的利益。
还有,在能源领域。受益于美国的“页岩气革命”,美国已从世界能源最大进口国,华丽转身成了世界主要能源出口国之一。美国汽油价远远低于中国,这也是一个不争事实。能源是经济的血脉,中国要发展,还需要进口大量能源;中国要蓝天,天然气更紧缺。在这方面,美国完全可以多做贡献。但中国技术,也要赶紧跟上啊。
此外,高科技领域。过去40年,中国高科技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承认,在芯片、仪器仪表等方面,美国仍具有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优势。在全球化的时代,没有美国这些高科技产品,中国企业也往往会陷入困境,中兴事件就是一个重要警示。在短期内,中国在这些领域还不得不从美国扩大进口。
所以,中美贸易战看似一触即发,但从和气生财最终双赢的角度看,不过是更大规模合作之前的一次激烈讨价还价。
双方其实相互需要。美国人已经离不开中国制造。美国媒体就说,哪怕是特朗普家里,中国商品也举不胜举。中国也离不开美方的产品。没有了美国这一环,中国的对外开放也是不完整的。
可能有些人会认为,中国这种买买买,是不是就是一种妥协?
但在牛弹琴看来,这是中国的一种优势,更是一种艺术,关键是看买什么,怎么买。
理由大致有三:
第一,扩大进口本身就是中国的既定政策,有利于满足人民更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为了实现经济更高质量发展。今年底中国还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用习近平主席的话说,这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而是我们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当然,美国你也要一点危机感,美国确实有美国的优势,但欧洲有欧洲的长处,日本也有日本的好东西,不能搞强买强卖。
第二,这不能搞成只对美国开放,美国也必须对中国开放。中国可以多进口美国货,那美国你就必须积极配合。美国最大的优势,肯定还是在高科技领域。但过去几年,美国一方面认为对华逆差太大,另一方面又在高科技领域种种封锁。中兴事件,美国更是拿芯片优势来进行打压。有竞争力的东西不卖,没竞争力的东西摊派,如果这种态度,那问题就永远无法得到解决。
第三,必须看到,这对中国经济也是一种倒逼。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触动利益真比触及灵魂还难。改革与开放是相互促进的,在某些领域,更大规模的开放,引进包括美国商品和服务在内的举措,其实更有利于国内竞争市场的形成,促进产品和服务的提升。短期内有阵痛,长远看大有裨益。这个话,说来就长了。
当然,中国也不能什么都进口,那些美国垃圾,还是留给美国吧。
在这次中美贸易磋商前,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斯发表演讲认为,中国其实很轻松就能缩减与中美贸易的不平衡,他的理由是:
“只要中国在他们每年总共1.5万亿的进口产品中多多选购我们美国的产品,少买中国其他那些自由贸易伙伴的产品就可以了。”
中国每年进口量巨大,这不假。所以,中国一再说,要双赢要多赢,欢迎其他国家搭中国的快车、便车。
但不买其他国家产品,多买美国的?这番话听起来,总感觉有些变扭。要知道,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就是中国的自贸伙伴,可这些国家跟美国关系也不一般啊。那中国以后不买这些国家的产品,只买美国的?
美国,要不你跟这些国家先商量商量再说……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