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新闻透视

视频 | 让“城市家具”更有温度 ​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洪焕铨

2024-11-17 11:25

CITY WALK日益流行,逛累了总想找地方能歇一下坐一会,有心人可能会发现,在上海街头,公共座椅越来越多了起来,据统计,2021年至今,全上海累计完成了超过2.5万处公共空间休憩座椅的设置和优化提升。那么这些公共座椅的设置,由谁来做主呢?



长宁古北这个刚开放不久的口袋公园里,步道边这些造型简约的长条形石凳,很受周边居民的欢迎。“非常便利,出来有地方坐,既美观又实用。”“我非常喜欢这个座椅,我喜欢带着孩子来这里。”


当城市漫步日渐流行,公共座椅,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城市家具。像长宁区,今年共新建、改建了100多处公共座椅,这些座椅具体要设在哪,什么样式更满足需求?



长宁绿化说,会听老百姓的建议。长宁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魏峰称:“我们基本上每建一座口袋公园,或者每改造一块绿地,都会设置一定的座椅,让老百姓进行休憩。”长宁区绿容局副局长谢艳平也表示:“这些座椅的设置,更多地会和场地结合起来,也和周边居民的年龄结构,比如说适老、适幼会做一些改造。”


位于长宁路上的大孚绿地,就刚完成公共座椅的更新,原先的座椅环树而建,但不少市民觉得,没有靠背,不太舒适。



在经过实地调研后,设计方在原本的座椅上,增加了彩色的靠背,加上了放包的托盘,考虑到家长们的遛娃需求,还加装了适合小朋友玩耍的互动装置,小小的改动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据大家的需求来设计的话,我觉得还蛮人性化的。”


长宁区绿容局市容科副科长郭明坦言:“整个过程其实是充分地征集了民意,然后最终把它实现,这样一个过程就充分体现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理念。”



除了政府出资建设以外,目前,全市还有1905处公共座椅,采用了认捐认养的模式,将椅子建设养护“包”给个人或者单位,希望更多人都能参与到城市管理和建设中来。像桂林西街上的这些座椅,就由辖区内单位捐赠,设计方案的确定,则由小区居民从多个方案中投票产生,共建共享。


“推进公共座椅认捐认养的过程当中,能够因地制宜充分的结合,比如在历史风貌区,能够充分运用他们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有充分利用好辖区企业相关的,包括设计上的,各类的一些资源,做出特色和区分。”徐汇区绿容局市容科工作人员袁牧野说道。



2021年至今,全市已累计完成2.58万处公共空间休憩座椅的建设和优化提升,但加快建设的同时,如何做好长期的维护保养,也是一大问题。记者在走访中就发现,由于常年风吹日晒,不少精心设置不久的公共座椅,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是太阳能供手机充电的功能被闲置;有的是扫码可阅读的二维码已无法扫描;还有些甚至座椅的板材,都出现了开裂等状况。


有市民提出:“东西坏了也不知道找谁修,就感觉还是需要有个保护的。”“管理这个东西的部门应该及时来巡查,看到以后能补就补、能修就修。”不少市民建议,对于这些城市公共家具,不能只管建设,维护保养的责任也需要进一步明确,比如,如何畅通报修报告机制,如何建立应急维修响应体系,另外在新建时,就应该将座椅的长期耐用纳入考量。



徐汇区绿容局市容科科长陆文俊对此表示:“易损坏的这些材质,更换成像竹木比较好的、甚至可以用仿石材、还有金属的烤漆等这些材质的座椅,进行更换之后,这些座椅耐用性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市容部门表示,除了完善报告机制外,他们也在考虑,发动座椅周边的一些受益商户等,一起参与到日常养护中去,提升维保效率,也将人民城市人民建,践行到底。


市容管理处处长王永文表示:“因为座椅客观讲,以前是没有主管部门的,是分散在各个领域的,我们现在也在研究能把它带到周边的这些单位和商家,来主动地维护这个城市家具,这些机制我们正在进行深化,我觉得这个弄好之后,建好建管并举,重在管理。”



一张张公共座椅,背后是一座城市的温度,也体现着人民城市的理念,考验着城市治理的智慧,我们也期待着通过各方努力,能持久擦亮这些可以“坐下来”的风景线,让城市温度更入人心。

编辑: 尤颖慧
摄像: 沈曦
责编: 李鹏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