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上海中心城区新购公交基本采用低地板无障碍车辆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李书馨

2019-08-25 12:55

今天是,是全国残疾人预防日。在上海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速度的同时,如何让残障人士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市交通委正在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全力打造“覆盖全面、无缝衔接、安全舒适”的无障碍交通出行环境,充分体现人文之城内涵。

据市交通委综合交通处副处长王建军介绍,今后本市中心城区新购公交车辆将基本釆用低地板无障碍车辆;新购三层以上游轮,将设置无障碍客梯。同时,为提升交通行业,尤其是窗口服务行业对残疾人的服务水平,行业管理部门将与市残联密切合作,定期组织开展对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培训,如开展简单手语培训等,进一步提升交通行业为残疾人服务的氛围。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公交,地铁、机场、长途客运站以及出租车等均安装了为方便残障人士出行的各种装置。然而,本市在创建无障碍交通环境过程中,在无障碍设施、载运工具、服务、顶层设计与管理方面仍存在问题,不能很好满足残障人士的出行。


不久前,市交通委相关领导推着轮椅暗访,实地感受下肢残疾人在出行中会遇到的困难与不便。在乘坐71路公交时,发现虽然71路车站按照无障碍要求进行了设计,车型也为新型低地板公交车,设置有供轮椅直接滑行至车厢的翻板,但由于公交车地板高度和站台高度是一致的,无障碍翻板打开后却没法与站台平顺对接,轮椅滑行入内存在较大难度。



乘务员对此也十分尴尬,表示以往碰到这种情况,司乘人员都乐于积极帮忙。然而,在前期的调研当中,市残联代表表示,残疾人多数从内心不喜欢麻烦别人,希望无障碍设施给残疾人提供一个良好的自我服务的环境。


7月中旬,市交通委邀请市残联代表、无障碍设施专家一起进行实地勘察。在考察中,久事公交车辆技术专家指出,目前新型低地板无障碍公交车均安装有气囊,具备侧倾功能,驾驶员在到站时可以利用该功能,调节车辆倾斜角度来使得无障碍翻板与站台平顺对接。而这一功能,部分公交车司乘人员却并不熟悉,需要纳入公交驾驶员的技能培训内容。


据统计,2017年,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483.60万人,占总人口的33.2%,残疾人90多万(持证残疾人51万),占总人口的6.2%。据了解,上海市交通委将制定相关的法规,通过创新理念、整合资源来切实推动交通无障碍环境的健康发展,到2020年,本市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无障碍设施设备不断完善,能够满足残疾人出行需要。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了解到,着力在轨道交通车站、公共交通枢纽、城市道路等设施建设过程中,加强无障设施的建设管理力度,保障无障碍衔接换乘和乘客安全便捷出行,提升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



在航站楼内进一步完善爱心通道、爱心座椅、盲道、残疾人卫生间、无障碍电梯、电瓶车等服务设施;规范铁路客运站设置无障碍设施设备,售票处设无障碍售票窗口,大型车站候车室设有重点旅客候车区,较小车站候车室设置重点旅客专座。

轨道交通车站扩容建设中同步考虑无障碍电梯的配置完善,完成50个无障碍电梯改造;对高速公路服务区老年人残疾人出行服务设施进行整改;在经营性公共停车场(库)中推进全面设置无障碍泊位,明显提升无障碍停车服务质量;加快码头无障碍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结合本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本市中心城区主次干路、人流集散区、风貌区、商业区道路人行道无障碍设施300公里。重点整治缘石坡道设置位置不合理、高差过大、坡道口宽度过小、违规设置障碍物,提示性盲道设置不齐全、行进盲道设置不连续、盲道材质差等问题;积极利用新科技,完善邮政网点无障碍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据市交通委透露,上海交通行业将配备无障碍运载工具、积极推进无障碍信息通用产品、技术的研发,完善便于老年和残疾乘客识别的语音报站和电子报站服务等举措,推进本市无障碍交通环境建设。


市交通委巡视员蔡军表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残疾人的出行服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把上海建设成卓越全球城市的重要一环。围绕“建设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使城市始终有温度、更加宜居宜业”的目标,市交通委将坚持建设、改造和管理并举的方针,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动态持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行精细化的管理,补好短板,落实交通无障碍环境的长效管理;将持续改善残疾人出行环境和便捷程度,全力打造便捷出行服务最具善功的行业,努力建设对残疾人最友善的公共交通以及无障碍环境最完善的城市。


(看看新闻Knews:李书馨 实习编辑:程佳雨)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