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4″

视频 | 时隔四年,鲸鱼“归来”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吴骥

2021-12-11 20:12

四年前,我们曾经报道了一条搁浅的巨鲸,四年后,它又以另一种姿态重回公众视野,亮相上海自然博物馆,成为国内最大的长须鲸骨骼标本,“王者归来”的背后,究竟有何曲折?跟着我们的记者一起揭秘鲸鱼归来。

体长24米,重量3吨,这件最近完成组装搭建的鲸鱼骨骼标本,完整亮相上海自然博物馆地下二层中庭,震撼了不少现场观众。有观众表示:“很震撼,它不仅保存完好,而且造型很优美。”还有观众说:“第一次看到有这么长这么大的一个标本,那种震撼不是手机或者电视里面放出来所能够比拟的。”



这个标本的原型,正是四年前在长江口与杭州湾交汇海面被发现的那头死亡长须鲸。2017年3月下旬,上海渔政部门接报有渔民在大治河口外海域发现一头死亡的长须鲸。鲸鱼被拖至岸边时,已经死亡10天以上,腹部开始膨胀,散发出刺鼻恶臭。上海科技馆的标本师们戴上防毒面具,负责将其解剖并处理成标本。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鲸爆"。死亡多时的鲸因内部蓄积过多腐败气体,如同一颗不稳定的生化炸弹,随时可能炸裂。当年冒着"鲸爆"的危险,启动现场解剖第一刀的标本师张汤铭,至今记忆犹新。上海科技馆标本制作师张汤铭告诉记者:“我们选择的是相对压力比较小的位置,划下第一刀,当时第一刀刺穿之后里面的确是有大量气体喷涌而出,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已经安全了。”



面对这条长24米、重40吨的长须鲸,12名标本师在滩涂泥地里奋战22天,从内脏和腐肉的切割清理中一点点将完整骨骼分离出来。由于皮肤、表皮肌、脂肪层要逐层分解见光,因此分解操作要由20把解剖刀现场接力,工作人员隔十几分钟就要磨一次刀。上海科技馆标本制作师马鸣一如此说:“ 鲸的皮不是想象那么软,它是很坚硬的东西,非常硬,这个刀划了十几刀后就已经钝了。没有水没有电,任何起重设备都进不去,我们只能靠着人工 每天去跟这个鲸拔河。”



在那之后,这条鲸鱼就从公众视野里消失了。此后长达四年的时间里,这个庞然大物去了哪里,为什么直到今天才重新现身?龙吴路上一处僻静小院里这个不起眼的水池,给出了答案。原来,离开滩涂后,鲸鱼骨架上仍有不少残肉需要清理;这个分解残肉的任务就交给了水池里的微生物。上海科技馆标本制作师陈亮告诉记者:“天热的时候会产生很多微生物,这样它会对骨骼上的一些残肉进行去除,在博物馆我们一般不使用化学药品,因为使用化学药品会对(标本)骨骼留下伤害。”



残肉分解后就是骨骼脱脂。相较于陆地哺乳动物,鲸鱼骨骼内的油脂格外丰富,为此,标本师们专门制作了一个蒸汽发生器,使用蒸汽+高压水枪的方法,将油脂析出并进行清理,最终将油脂维持在一个必要的水平,防止骨骼过快风化。上海科技馆标本制作师张汤铭介绍:“如果油脂没有清理干净的话,在自然环境下它有可能从骨骼里面再次渗出。渗出的油脂气味非常难闻,而且会对骨骼表面的颜色造成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展示,所以我们必须要把里面的油脂控制在一个安全范围内。”



骨骼装架则是另一大挑战。展厅里的这副鲸鱼骨架造型并不是笔直的,标本师通过脊椎排列、鳍肢方向等细节来表现出这条长须鲸生前游泳姿态,小到一个贴片,大到整个钢架,每一件结构件都要与骨骼贴合,堪称标本界的高级定制。上海科技馆标本制作师马鸣一称:“所有的结构件没有标准件 完全是手工打造的,就是把骨骼在木头架子上做好之后,按照那个形态,姿态固定好之后,按照那个弧度和生理弯曲,一点点地去敲这些个手工件。”



最终,在经历了解剖、去肉、脱脂、装架等一系列制作流程后,这头中国最长的长须鲸标本终于制作完成。一鲸落,万物生,死去的鲸鱼若沉入海底,可支撑海洋生物系统达百年之久;而搁浅的这条长须鲸,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最终以标本的模样呈现在公众面前,则以另一种生命存在的形式,传递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奥秘。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吴骥 实习编辑:倪君仪)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