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视频 | 改革开放亲历者说⑦:又见鸳鸯楼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杨柳依

2018-10-03 18:06

1982年,上海建起了全国首栋"鸳鸯楼"。所谓"鸳鸯楼",是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当年住房紧缺的情况下,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为无房结婚的大龄青年建造的一种结婚过渡用房。当年的大龄青年陈家俊的新婚生活,就从普陀区的一栋鸳鸯楼开始了。

十一长假前,普陀区志丹路上的橙子公寓迎来了一对特殊的"租客":陈家俊老先生和他的妻子沈月英,他俩已相伴走过35年,而婚姻生活的起点就在这座看似普通的住宅楼里。


这座小楼35年前是上海首栋为晚婚青年建造的结婚过渡用房,名叫新俪公寓,俗称"鸳鸯楼"。漫步于长廊、回转于楼梯,一路走、一路留影,夫妇俩感慨万千。



陈老先生回忆,自己谈朋友的年代,上海人的人均住房面积只有4.3平方,大龄青年领证后婚房没着落是常态,而要想有个自己的小天地,就只能等单位分房。



当年,陈家俊是上钢十厂团干部,沈月英供职于东华大学,看到排队登记的人群如潮水般汹涌,他们也自觉希望渺茫。没想到不久后,喜从天降,他们被告知,在鸳鸯楼里分到了一套11平米,配备独立煤卫的房间。



1983年2月7日,上海天寒地冻,但即将入住鸳鸯楼的132对新人,心里热火朝天,欣喜之情溢于言表。陈家俊回忆当时,说:“我从银行里取出400块人民币,买了十块钱一盒的水果糖,亲戚什么都分分。”



这一顺应民心的试点广受好评,很快,市政府鼓励各行各业多渠道筹措资金,自行投资建房,解决单位职工住房困难,类似的鸳鸯楼渐渐遍布全市各区。

原普陀区房管所业务部门科员林杨先介绍道:“全市到84年每个区都造了一栋,为了保证鸳鸯楼的周转率,要求单位提供担保,通过租金来调节。”


走进高友根夫妇家中,这台三五牌老台钟已经敲过了30多年,如今,高友根夫妇仍住在当年结婚时分到的鸳鸯楼里,而当年看房那一刻感受到的幸福和激动,让他久久不能忘怀。

高友根说:“到这个房子一看,16个平方,简直上了天堂一样,太好了,欣喜若狂。她嘴咧开来笑了,傻笑啊,有自己的房子了。”



这栋位于浦东潍坊街道的三层小楼建于1985年,是当时单位自建的"鸳鸯楼"。入住10年后,到1995年,鸳鸯楼大修,尖顶房上又加盖了一层,一室户也变成了"小套间"。夫妇二人赶紧掏出积蓄,将这套承载了美好青春回忆的房子买下,重新粉饰装修。而去年,这套房子又改头换面装修了一次,准备迎接小鸳鸯。


高友根儿子高逸说:“打算做新房用,结婚嘛养个孩子,三个人也够住的。

随着住房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不少昔日的"鸳鸯楼"已被改建为公租房和白领公寓,迎接新一代的年轻人在这里安置小家,憧憬未来。

小情侣说:“鸳鸯楼改造之后,虽然简单,但是干净明亮对我们就够了。”



鸳鸯楼的出现,解决了当时那一代青年最紧迫的婚房问题,让不少新婚夫妇可以就此展开他们未来的甜蜜人生。而如今,随着住房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许多鸳鸯楼已经变身公租房、白领公寓,用另一种方式继续见证当代鸳鸯们的幸福生活,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满满的幸福感。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杨柳依 编辑:傅群)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