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老字号”汤包馆实为单干户 消费者预付卡同名不同卡不通用难退费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瞿轶羿 陆俊 夏祺

2017-07-28 15:17

杨浦区霍山路上的这家老鸿盛汤包馆,门窗都已经被砌上了水泥,只剩下黄底红字的招牌还能看出曾经经营的模样。袁先生办的这张会员卡,实际上是一张预付卡,当时充500元送85元。因为家住附近,袁先生时常会在老鸿盛吃面吃汤包,直接用卡支付,现在卡内余额还有300多元。



袁先生告诉记者 像现在上海蛮多的,老盛兴啊,老什么的蛮多的,那么这种老字号总归不太会跑路的。想总归是连锁的,因为我看到很多家老鸿盛。


无独有偶,在附近工作的李先生也办了这样的会员卡,当时一口气充了1000块,现在还有400多也是"打了水漂"。


李先生说当时办卡是因为 吃饭方便一点,顺便就办了一张卡但是也不知道它会开开不开了。


随后记者陪同袁先生来到平凉路上的这家老鸿盛,询问是否能够使用这张会员卡,店员却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店员拿出了老鸿盛平凉路店的会员卡,尽管都叫"老鸿盛",但卡长得并不一样,而这家店办理的会员卡也只能在本店使用。



而在海宁路的这家老鸿盛,记者又见到了第三种会员卡,长得也不一样。



巨鹿路上的这家老鸿盛的大门口更贴着推销会员卡的广告,开业大酬宾,充1000元送130元,但这家店,却没有在店内张贴营业证照。



老鸿盛巨鹿路店的店员告诉记者,营业执照不在这里,这是分店,肯定在总店里。


据某生活服务类网站上海地区数据显示,以老鸿盛命名的餐馆约有10家,这些老鸿盛汤包馆从店招到店内的布局都很相似,门上还贴着品牌连锁的标识,会员卡上也写着"中式餐饮连锁企业"。


市消保委秘书长陶爱莲告诉记者,其实企业名称当中的字号它只是一个代号,但并不因为它是带了一个"老"字说这个企业它有多少年的历史,所以消费者在选择商户的时候,不要去被这个"老"字所迷惑。其实它只是一个企业的代号。所以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我们在选择商户的时候我们应该去看清楚这个商户它是一个加盟企业还是一个它的一个直营企业。所以你要既要看到商号,又要看企业的营业执照它真实的提供服务和商品的它的企业是谁。


事实上,在汤包馆领域,最先做起来的是老盛昌和老盛兴,名气最盛,后来很多人群起仿效这样所谓的"老字号",招牌上的名字,都在"盛"和"兴"两个字上,添字或改字。而这些看似连锁的企业,所发的预付卡却并不能够通用,拥有近50家店的老鸿兴,和100多家门店的老盛昌也是这样。




老盛昌和老鸿兴店员告诉记者,因为有直营店和加盟店的区别,每个店都是独立结算独立运营,刷卡的机器并不联网,哪家店发行的卡只能在这家店使用。
老鸿兴 河南中路店 经理  说,这个会员卡 其它店不能用,因为我们每个店都是独立的。每个店 的管理层都是独立的,不是归到总公司管的。


记者调查中还发现,除了老盛昌和老盛兴这两家汤包馆确实以"老盛昌"和"老盛兴"的名字进行了工商登记,老鸿兴、老鸿盛等门店登记名称各不相同,办理的会员卡只能在发卡的门店使用,经营能力一旦曝出不足,关门倒闭,这些会员卡里的钱很难再要回来。



市人大代表刘正东 解释, 应当备案,用的是"应",应该。那么就是强制性条款,必须备案。为什么我们备案的企业比率非常之低,是因为 一个是发卡的门槛低,第二个是违规的成本低。另外, 执法主体不明确,商务部出的,地方上发卡备案的工作是由商委来进行,只有管理权,没有执法权,导致规章里虽然有强制性的要求,但是落不到实处。


据市商务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现在上海全市的发卡主体接近10万家,实际备案发卡企业只有368家,备案比例不足1%。以个体工商户为主的企业绝大多数都不在商务部门的备案行列,每年有30%关停并转,关门歇业的也不在少数。不久之前,沪上知名餐饮连锁金钱豹倒闭,购买预付卡的消费者退钱无门。而在健身美容等行业,更是是预付卡消费投诉的重灾区。目前,上海市正在积极推进单用途预付卡的地方立法,市人大已将《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列为2017年立法预备项目,目前第一版讨论稿已经出台。



近年来,预付卡的退卡难或是遭遇关门倒闭后投诉无门的情况屡见不鲜,一方面,消费者要擦亮眼睛,不要被所谓的"老字号"、连锁企业迷惑,在购买预付卡时要问清楚卡的适用范围和发卡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上海目前也正在积极推进单用途预付卡地方立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发卡门槛,规范发卡行为,我们也期待预付卡管理条例能够早日出台。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瞿轶羿 陆俊 夏祺 实习编辑:朱佳伟)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