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贺岁迎祥丨看故宫六百年光华 紫禁城里过大年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琳琳 摄像 张凯 实习记者 宗慧敏
2019-02-03 09:26:30
故宫六百年光华,浩荡威仪。紫禁城里怎么过年?皇上的年夜饭有多少道菜?宫里过年给多少压岁钱?养心殿冬暖阁里,皇帝的“明窗开笔”写了什么吉祥语?《国家宝藏》里的明星文物金瓯永固杯有何玄机?八旗子弟在西苑太液池展示的冰上大阅兵又有哪些绝技?故宫博物院用近千件珍贵文物还原了清宫过年那些事儿。
辞旧迎新是中国人过年永恒的主题。在古代,帝王是国家的象征,因此皇帝过年更兼具家与国的双重意义。而清代宫廷过年更融入了满族的特色。基于文献和实物的留存情况,故宫博物院选择了清朝作为宫廷春节文化的展览时段,但内容仍是汉文化大框架下的历代相继的礼俗。
农历己亥年即将到来之际,故宫博物院特别推出“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从农历戊戌年腊月初一(2019年1月8日),至己亥年三月初三“上巳节”(2019年4月7日),展期三个月,也恰好与传统庆贺新年活动的时间相符。
皇帝书写的福字
破纪录的近千件文物展示,恢复多种昔日皇宫过年的装饰与习俗,呈现出一个充满年味的紫禁城。历史上,故宫博物院单一展览提供文物最多的一次,还要追溯到1935年的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故宫博物院有735件文物出展。本次展览不但在正式展出文物的数量上已经超过了1935年,复制涉及的文物更为可观。这样大规模的展览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金瓯永固杯
吉语笺
嘉平书福辞旧岁,明窗开笔迎新春。“嘉平书福”与“明窗开笔”是清朝宫中两项重要的贺年习俗。新年的子时零点,皇帝会在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开笔”。这是皇帝新年举行的第一次书写仪式。皇帝用万年青笔书写吉语笺,为天下苍生祈福许愿。吉语笺写毕,封存于黄匣中,任何人不能开启。直到今天,人们才得以看到它们的真容。《国家宝藏》第二季中的明星文物——金瓯永固杯原件就放置在复原的“明窗开笔”展示区域内。
宗亲宴
过年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团圆饭更必不可少。元旦未正(下午2点),皇帝钦点皇子、皇孙及近支王公等宴于乾清宫,行家人礼,称为“宗亲宴”。清代满族筵宴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饽饽宴(即吃点心、喝奶茶),其次是酒肉宴。展览以复原陈列的方式,呈现了宗亲宴上的金龙大宴桌与宗亲宴桌,还原了皇帝与宗亲、后妃分别宴饮的场景。皇帝大宴桌设在中央,其余人皆用高桌,二人一席,列于东西。宴桌摆放参照了乾隆四十八年(1783)膳档的记载,动用文物超过100件,蔚为壮观。
《冰嬉图》局部
春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也是狂欢节。皇帝也会趁此佳节放松娱乐。《冰嬉图》描绘了腊月初八太液池冰嬉的场景。八旗健儿在冰面表演各种“花样滑冰”和杂技,如倒立、舞刀、叠罗汉、舞中幡等。看戏也是过年时主要的娱乐活动。展品中有8件精美的戏衣,是难得一见的珍贵戏曲服装资料。配合戏台、乐器、剧本、戏画,不难想见当年皇帝看戏时热闹喜庆的场面。
宫廷陈设与摆件
过年期间,宫中还会添置新的陈设与摆件,如清宫工艺盆景,使用金银、珠宝、玉石、珊瑚、象牙等珍贵材料制作。过年时,宫中各处摆设仿梅花、水仙、兰花等应季花卉的盆景,寓意吉祥。
吉祥蜡烛
宫廷过年所使用的蜡烛也别具特色,除了传统的云龙纹、葫芦纹,一些蜡烛上还刻着吉利的词汇,像“三阳开泰”、“五福临门”、“五谷丰登迎祥”等,营造出过年喜庆祥和的氛围。
“馈岁”荷包
和民间发“压岁钱”一样,皇帝过年也会给后妃、皇子、宗亲与大臣送礼物,送的礼物统称为“馈岁”。送礼首选便是荷包,刺绣精美的荷包中装着的金果子、金稞子、金元宝等,都是新年好礼。
宫灯
春节期间的紫禁城,将按照清宫旧俗复原年节装饰。道道宫门张贴着年画和春联,长长廊庑悬挂着各色宫灯,乾清宫丹陛上下树立着万寿灯和天灯。
立天灯、万寿灯则是清代早中期过年最盛大的活动之一。从立到撤,前前后后要使用八千多人次。自道光二十年(1840)被取消,它们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将近200年。相关文物也早已分散各处,渐渐不为人所知。故宫的研究人员在文献中查出天灯、万寿灯的使用方式、历史沿革,乃至各部分的详细尺寸;更在各个库房中找到了灯身模型、灯联小样,以及灯杆原件;并成功将它们复原出来,重新树立在乾清宫的台基上,让康乾盛世的过年景象又重新出现在今天。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摄像:张凯 实习记者:宗慧敏 实习编辑:曹临风)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