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视频 | 两会声音|杨熔勇:推动科技创新 须有法律保障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

2019-01-28 12:01:05

1月28日,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专题会议围绕“全力打响‘四大品牌’,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这一主题展开。


上海市政协委员杨熔勇建议,上海作为中国近代重要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民族品牌的发源地和积聚地,“上海制造”在大家的心目中都有着美好的印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纺织产业离开我们的视线,近期宝钢也搬走了一大半,还有其他工厂大量的拆迁,曾经我们熟悉的那些品牌看不见了,目前我们上海的三产服务业已经达到70%,服务业产值占比已接近世界同类城市,这意味着我们上海基本达到了世界级服务型城市的标准。但是我们知道,上海的服务业主体是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它是为生产服务的,所以“上海制造”加剧萎缩的话,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总继承、总承包、供应链管理等生产型服务业也会萎缩。就会导致上海经济结构不稳固的因素。因此,避免城市发展脱实向虚和产业空心化的情况,我们一定要保留一定比例的工业实体,打造产业基石,同时做强工业规模,对上海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为此,我提五个建议:

第一个,充分发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优势,强化法律体系和金融创新对上海制造的支持。科技创新对制造业振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必须要有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由于创新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很难吸引外部资金的介入,为增强主体的创新热情和意愿,必须给予配套的引导资金,同时加强自贸区改革和国际金融中心的联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把“上海制造”作为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

第二,聚焦创新主体的发展,构筑“上海制造”的新内涵。企业是创新主体,既要集中资源,剂量力量做大做强具有一批世界影响力的一流企业,也要关注培育“上海制造”的专精特新企业。此外,我们上海还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大全球资源的配置力度,培育一批世界级的品牌园区,吸引一批品牌机构和企业落户,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企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三,构建以企业家为主导的模式,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建设,提升高新技术的成果转化率,从而构建一个多要素、多层面联动的创新生态体系,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路线选择、要素价值的导向作用,从而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导向通道,使科技人才、基础研究项目、研发机构、风险资本、社会经济形成有效的联动,形成循环上升的态势。

第四,要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为“上海制造”注入新的活力。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瞄准科技前沿和新兴的产业领域,既要集聚一批卓越的科学家,也需要制成卓越制造的产业队伍,还需要制造实体勇于创新的企业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一批上海工程师,加强住房和落户等人才服务措施。

第五,要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构建有活力的营商生态环境,提升上海制造的新高度。上海的土地、人力成本方面没有优势,只有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地优化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同时充分发挥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的独特优势,不断完善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综合监管的制度创新,加强政府服务创新,持续深化政府服务和管理效率的变革,全面实施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效力,更加开放的营商环境,才能不断提升“上海制造”的新高度,使“上海制造”走向新辉煌。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