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视频 | “北溪”爆炸一周年 著名记者发文揭拜登政府动机

看现场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3-09-27 15:12

9月26日,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再次就“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一事发文,题为《关于“北溪” 持续一年的谎言》。赫什在文章中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拜登政府选择破坏“北溪”管道的真正原因与俄乌冲突无关,而是为了降低俄罗斯对德国的影响力,因为“北溪-1”和“北溪-2”直接从俄罗斯抵达德国。美国要防止德国在冬天来临之际改变立场、开放“北溪-2”管道。



赫什说,为了策划并实施破坏“北溪”管道的行动,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一些美国人多次秘密进出挪威。为了避免与事件的关联,关于这次任务的重要信息都是用打字机打印,一旦任务完成,打印的文件和副本就被销毁了。


当地时间9月26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表示,在“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上,国际社会,包括安理会应避免采取双重标准。中方希望早日查明事件真相、将肇事者绳之以法,希望秘书处提供更多有用信息、安理会继续对此事保持关注。



耿爽当日在安理会审议“北溪”管道问题时表示,9月26日是“北溪”管道发生爆炸一周年。自事件发生以来,国际社会始终高度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安理会成员多次呼吁,要开展客观、公正、专业调查,尽早查明真相。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围绕此事仍然没有一个明确权威的结论。



他说,“北溪”管道爆炸事关跨国基础设施安全,给全球能源供应、海域生态环境和航运安全带来负面影响。有关国家开展的国别调查,已经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了,但迟迟没有结果。时间拖得越久,收集证据和查明真相就越难,外界的质疑和猜测就越多,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就越低。中方希望有关国家增强紧迫感,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切实本着对地区安全和发展负责的态度,及时公布调查进展,并确保调查结果客观、公正、权威,经得起历史检验。


耿爽表示,俄罗斯是“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主要当事方之一,中方呼吁有关国家积极同俄罗斯沟通合作,而不是简单拒绝。任何企图将调查政治化的做法,只会令人产生怀疑,引发更多猜测。


(编辑:殷滋)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