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魔都马路之“最”

时讯

看懂上海

2017-10-30 16:47

“看懂上海”专门发马路,今朝挑战一下阿拉上海格马路之“最”,嘿嘿。当然,阿拉也是野路子,至少半路出家,有不对,还请老法师们指正!


第一条马路



追本溯源,要讲马路的最,就要先讲讲上海滩第一条“马路”——故事有点长,耐心听听。


1845年,上海英租界确定西界,即今天的河南中路。1848年,英租界再次延伸至今西藏中路。1851年,麟瑞洋行大班霍格、韦伯等五人共同组织上海跑马总会,在今南京东路以北、河南中路以西处,永租土地80亩新建花园,即上海第一跑马场,也被称为“老花园跑马场”。



花园的南侧设有抛球场,沿花园内侧则筑成一条跑马道,以供赛马。不久以后,因为场地狭小,跑马总会在花园南侧外增筑马道一条。因为这条道路是专供赛马使用而筑,所以,就被上海居民称之为“马路”——城市道路,被称为“马路”就是从此开始的。


同时为方便会员前往赛马场,上海租界当局修筑一条与南侧马道平行的道路,从外滩直抵跑马场。此后租界兴建数条与这条马路平行的道路,所以,第一条修建的,就被命名为“大马路”,也就是现在的南京路。



而当时居民并不知道这是跑马场,一度误以为是花园,因此通往跑马场的这条马路,也被称为“花园弄”,或音译成派克弄(Park Lane),就是后来的黄河路。


最长的马路



除了环线公路外,沪太路就是最长的马路,它全长12.4公里,1921年建造完毕通车,南北走向,从闸北区大统路开始,一直延伸到宝山区外环线,因为连接上海和太仓,所以取名为“沪太路”,如果开车以40公里每小时,最少开30分钟;如果喜欢步行的朋友,大概走个4小时左右……可以,旁友走好!


最短的马路



关于“上海最短马路”的说法,一直是大家众说纷纭的话题。上海发布说的没错,位于虹口区溧阳路和旅顺路间、东大名路南侧的太平路,一直是大家公认最短的马路,其全长只有50余米,路上门牌只有1号,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浦江海关”。



不过,侬50米有啥稀奇,厚德路,听说过伐?四川北路、虬江路这里,也就二、三十米的样子。



即使已经只有30米了,但是肯定还有比这条还短的,在哪里?豫园老街里!“船舫路”,19米!


迭里讲则笑话,有网友说“德昌路”老短的,还是断头路。



其实,这位网友是没看到德昌路、从宛平路进来的这一段;再说了,这断头路是能随便拍照的?上海人都懂的,当心武警上来请侬进去谈闲话,再会!


最宽的马路



浦东著名的世纪大道,以前叫中央大道,它全长5.5公里,平均宽度100米,两头连着世纪公园和东方明珠,而且,它还是世界上唯一一条不对称马路,其中包括了31米“双向六快二慢”的主机动车道,以及两侧个6米宽的机动车辅道,两边绿化十分宏大,讲究的是视觉效果,号称“东方的香榭丽舍大街”,而且它还是世界上唯一以时间为主体的城市雕塑展示街。


最窄的马路



最窄的马路:龙泉园路。一头连宁波路,另一头是南京路步行街,总宽146CM,如果两个人拿东西面对面走的话,都会磕磕碰碰。当然,如果要算上街和弄的话,窄的就更多了,我们曾经提到过金山的莫乃弄(过去叫“摸奶弄”),就属于这个类型。



相比最宽的弄堂(镇宁路465弄,双车道!)来说,这些路,太寒颤了!


名字最长的马路



上海马路多,路名也颇具特色,最常见的就是一省份或城市命名道路了,因此长路名比较少见。连接静安与徐汇的乌鲁木齐路分为北、中、南三段,成为了上海仅有的6个字路名的马路。


名字最短的马路


一般马路都是三个字以上,但是,上海滩恰恰有两个字的马路。



隐藏在闸北的“新路”,就是一条二字马路。



闵行紫竹科学园区也有一条名为“环路”的二字马路,但有趣的是这条路并不是一个环,而是一条笔直的道路。


名字最多的马路



有这么一条路,它在杨浦区叫周家嘴路;往西走,到了虹口叫海宁路;到了闸北叫天目路,到了长宁叫长寿路,再过去叫长宁路,到了青浦叫北翟路,再往后叫北青公路,到了昆山叫机场路,到了苏州叫苏虹路。


明明是一条马路,却用了将近十个名字......


名字最好听的马路



甜爱路!老一辈的人有一个传说,说相爱的人手牵手走过这条路,爱情就会长长久久。相传这里曾有一个财主家,财主家里有一个女儿,芳名田爱,从小就知书达理,聪慧过人,长大后更是才貌双全,家喻户晓;而田宅里有一个放牛的小伙,名叫祥德,聪明能干。他和田爱从小在一起,有时还陪小姐一起读书,两小无猜,日久生情,最终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从此,上海就有了“甜爱”和“祥德”两条相依相偎的幽静小路。


最让人犯晕的马路



上海发布提名了“华山路”,因为从静安寺到徐家汇,华山路是连接两地的唯一道路。


这条路在走势上转了4个大弯,有两个90度转弯,若是不知情者,一不小心就会走到别的地方去了。


以方浜中路为界,北半圈为人民路,南半圈为中华路


但是,阿拉觉得应该还有两条路,阿拉读书的辰光一直绕晕掉的,人民路和中华路——两条半月形的马路,链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圆形,你骑车不留意的话,骑到那条路都会忘记;而包围在里面的,就是过去的上海县城,正宗的老上海。


两条马路都是民国初年,拆城填濠所筑的道路,老城厢边界的南半段是中华路,北段就是现在的人民路。



1912年(民国元年)7月31日,上海县城开始拆城填壕筑路,次年完成从小东门经老北门到老西门的北半段,由于介于华界与法租界之间,并庆祝中华民国成立,命名为“法华民国路”(今人民路)。次年,又完成从小东门经大东门、小南门、大南门、小西门到老西门的南半段,命名为中华路。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