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发挥软实力“加速器” 创造新时代新奇迹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陈慧莹
2021-06-22 19:20:30
在很多人印象中,上海的“硬核”气质,从不缺席:从科学之巅到产业前沿,不少硬实力指标已迈入全球城市前列。但一座城市软硬兼具,才能形成强大的城市核心竞争力。今天,上海市委举行了一次主题特殊的全会,第一次就“软实力”进行专题讨论。那么,城市软实力的内核是什么,又该从哪些方面去入手解码呢?
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工人阶级的发祥地,继而支撑起新中国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这背后深层次的根源和动力,就在于强大精神品格的滋养和支撑;而精神品格,正是软实力的内核所在。
审议中,与会代表提出,软实力打造,首先就是要让核心价值凝心聚魂,在上海这座红色之都,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充分用好用活丰富的红色资源。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认为,要把红色资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跟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品格非常吻合。像黄浦区,已经把区内14处红色资源串在了一起,希望能让市民游客通过一些主题微旅游,更好地了解、理解这些红色资源,把红色传统发扬好。
软实力看似无形,却可以落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全会提出要坚持“人人都是软实力”,就是希望人与人美美与共,人与城相互成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精神文明办主任潘敏提出,全面开展市民修身行动,塑造新时代市民新形象,让更多的凡人善举,点亮城市品格,化为城市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全力打造善治城市典范,也是软实力锻造中的必有之意。而城市治理的关键词也从过去的安全、秩序、高效,延展出精细、品质和温度。比如,上海的“一网统管” ,就正在从“硬”向“软”转变,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城运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开心地说起一件事:他们正在将共享单车的开锁率、气象的天气数据、交通委的客流数据,做一个整合,使共享单车的投放,越来越贴合市民的实际需求;能从管的“高效”,变为管的“贴心”。
的确,提升城市软实力,人的感受度是最根本的衡量标尺;因此,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城市环境建设,被摆在突出位置。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一江一河”沿岸公共设施的完善等等,都彰显着城市软实力,也体现着城市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结合。
“要在我们上海建设的‘硬容器’当中,充入我们的‘软文化’” 虹口区委书记郭芳说,“今后的北外滩上,更多的是市民的活动空间,居民可以来会客,又可以让游客走进建筑来阅读。”
在新时代,我们还需要增强全球叙事能力,扩大城市软实力的国际影响力。就在上周,40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来上海参加了一场特别对话会。期间,他们还前往杨浦滨江,了解旧区改造和滨江建设的过程,深受触动。而参与其中,也不难感受到,精彩的城市故事,人人都是传播者。
“他们沿着杨浦滨江,绵绵细雨中,欣赏浦江美景、漫步滨江岸线,他们深刻感受到,这个城市,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了老百姓。 ”杨浦区委书记谢坚钢当时在场,他说,这是真的很好体现了上海的故事、实际上也是中国的故事。 “百闻不如一见,他们甚至邀请我们去他们国家去演讲,去分享经验。”
城市软实力的神韵魅力,也离不开文化建设。审议中,与会代表认为,要营造包容开放的文化环境,培育更多原创文化精品,推出更多“爆款”;探索驻场演出,让更多人愿意为一场剧、一个展飞赴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局长方世忠认为,如果上海能够出现长演制的文化作品的演出,从某种意义上,也呈现出上海文化综合竞争力的跃升。
“我想这次会议以后,我们应该回归到上海之所以成为上海的本源,那就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最终把它凝聚为我们一个时代的不朽之作、旷世之作。”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尤存说。
相信,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将会涌现出更多精彩的“上海故事”、“中国故事”,我们拭目以待。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陈慧莹)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