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彭凯平:应激反应正常,抗疫情中变“抑郁”为机遇 | 防疫·专家谈

时讯

文汇APP作者 刘梦慈 彭凯平

2020-02-17 21:54

2014年,彭凯平做客第86期文汇讲堂,主讲《国际视野下的文化形象重建》


如何科学看待和调适当下疫情中的应激心理状态?如何应对和预防疫后的心理创伤?2月3日与4日,文汇报记者李念和文汇讲堂刘梦慈博士连线采访了心理学专家彭凯平教授。前天(2月2日)早上6点,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文汇讲堂第40期、86期主讲嘉宾)主导组织的“抗击疫情”心理援助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开通。彭凯平建议,面对疫情对于人类生命的威胁,以积极心理学调适当下人们的应激心理状态。


非常时期有应激心理非常正常,但长时间持续就要采取措施


文汇报: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期间,公众表现出多种类的心理应激反应,有对疫情的恐慌,有对个别公职机构渎职的愤怒,也有隔离生活的无聊与苦闷等,您在微信公号的访谈中认为这些心理也非常正常,如何评估公众在此次疫情面前表现出的心理状态?


彭凯平:我认为当下公众的应激心理状态都是正常和自然的反应,没有这样的反应才显得很奇怪。应激心理反应是人类进化中选择出来的一种特别重要的应激机制,它让人们能够得到心理平衡和放松。应激心理反应分为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在我国的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中,社会层面的反应比较受关注,比如在如此次疫情爆发蔓延期间,涌现很多集体表现出来的恐慌、愤怒、焦虑等。个体层面的反应也很多样,包括个体免疫能力低下、失眠、过度关心疫情以及其他方面的身心状态。这个时候一定要意识到出现这样的反应很正常,但是,应激心理反应不应该也不可以长期持续,还是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此意义上,心理学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这样的应激反应,从而调整心态和行为。


信息透明清晰会消除恐慌,是重要的个体和社会平衡机制


文汇报:您刚才提到过度关心疫情,比如中国有4000万人在看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造的直播,被海外媒体称为有4000万监工。手机时代也带来信息爆炸,很多假消息不断,因此产生了“辟谣新闻”,这和过度关心疫情是什么关系?


彭凯平:网民看两座医院建造直播,应该也是积极参与抗击疫情的表现之一,给建造者们鼓劲加油。这里应当关注到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对于疫情中人们应激心理的影响。一方面信息透明和充分是一个很重要的个体和社会的平衡机制,信息越透明越清晰,人们越不容易过度关注信息和恐慌。例如,美国每年流感有好几万人感染,由于有透明的信息报道,所以公众很少过度反应。这次国内疫情中,我们也看到公众慢慢适应了所谓的“信息爆炸”,开始以各种调侃的态度面对持续的疫情信息,这说明公众的应激心理正在调适平衡。另一方面,也应当纠正个别个体沉迷信息,过度反应的过激心理。


文汇报:与2003年“非典”时期相比较,您感到此次疫情期间公众普遍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与17年前有何异同?


彭凯平:与17年前相比,这次公众心态受到的影响的程度不太一样。第一是两次疫情期间的信息传染性不同,2003年还没有大规模的互联网信息流通,过度信息和不真实信息对公众的心态影响不大。第二是疫情爆发规模不同,“非典”疫情虽然也在中国大城市爆发并发生全球传播,但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规模更大,并且正直春运,传播扩散更快,对于公众的心理影响也更大。第三是与03年“非典”期间的疫区地方政府行为相比,这次疫区地方政府的一些官员行为通过社交媒体表现岀来,暴露了不少问题,这也是影响公众心态的不利因素。


 

2月3日,国家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上,专家就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网络在线、电话热线等社会心理服务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同时也对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的问题给广大公民提出五个“一”建议


此次中国心理援助与疫情同步甚至超前展开,值得点赞


文汇报:此次疫情期间公众心理疏导方面,我国政府制定实施和社会自发组织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2月3日的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心理学会专家建议医护人员和患者可以哭出来和用沙袋练习的方式来缓解心里压力,您如何评估这些举措,在这方面有什么建议?


彭凯平:这次疫情期间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心理援助工作都可圈可点。在疫情消息发布后,中央开始对疫区进行物质援助的不到一个星期后,心理援助的工作就开始了。1月26日卫健委印发《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这是第一次政府以正式文件形式提倡立即开展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心理援助工作。中国心理学会、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很多单位都建了心理援助热线。这和2003年在疫情结束后展开心理援助相比完全不一样,这次心理援助很及时,甚至可以说是超前,因为一般应激心理援助通常在心理创伤出现后开展,而这次的心理援助基本上是伴随疫情发展同步进行的。应该为中国的心理学家们点个赞!


当前遏制疫情是重中之重,政府和主流媒体将工作重点放在救治病患的物质援助上,对于心理援助工作尚不敏感。心理援助工作需要更多地宣传普及和支持才能充分发挥实效。


大规模心理咨询培训,一类有抑郁倾向,一类需要积极关怀


文汇报: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携手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和中国联通,已经于2月2日早晨6点开通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400-680-6101。您是否能介绍一下这两天该热线的援助情况?


彭凯平:非要感谢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的支持,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才能够开展"抗击疫情,心理援助"的紧急公益活动。首先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专业培训,目前组织培训11场,网络会议95场,累计培训的总人次达66,598人,经培训和筛选,已经招募了将近3000个心理志愿者,这在人类历史上都是比较大的规模。援助活动中志愿者被分成三类:一类是专家级的督导人员,由心理学领域的专业学者组成,负责指导和协调接线员;第二类是咨询电话接线员由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组成;第三类是心理学的爱好者和支持者,包括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持有者,他们负责线下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工作。


尽管这次援助工作准备较为充分,主动寻求支持帮助的人还不是太多。清华大学心理系的心理援助热线已经开通两天,到现在(北京时间2月3日凌晨4:00)为止只有176个主动来访,说明公众对于心理援助的知晓度和接受度都还较低,很多接线员都在等待电话。这176个来访者有一半是医疗求救而不是咨询心理问题,这部分来访者大多伴有恐慌情绪。另一半心理求助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抑郁倾向,轻者表现出失眠、呕吐等症状,也有较为严重有自杀倾向,对于这类来访者我们会进行专业的抑郁干预;另一类是需要积极关怀的,我们通过公益积极心理学课程进行心理支持。


 

1月26日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



国际社会倡导防治应激心理早期预警、普及知识、社会组织共同参与


文汇报:近年来世界各国多次出现突发公共事件,如2009年在美国和墨西哥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2014年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病毒疫情。就您所知,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问题预防与救治方面,国际上有哪些值得我国当前借鉴的经验?


彭凯平: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应激心理的早期预警和准备,知识普及以及社会组织参与这三个方面我国可以更多借鉴国际经验。其一,在应激心理的早期预警和准备方面,国际上心理学领域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习惯是做“最恶劣的情境”推盘,也就是设想事件中最坏的虚拟场景进行演练。中国具有乐观主义文化传统,人们往往不愿意设想坏的可能性,但对于公共政策制定者来说,预先准备最恶劣情境的应对措施是必要的。其二,在专业性上,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较,目前我国公众心理知识的普及还很不够。很多人无法意识到自己行为背后的心理科学原因,因而过度反应,造成负面的身心效应。其三,在心理援助方面,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还不充分。近年来,媒体、学校、慈善公益组织等基本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并且有慢慢变成官僚体制一部分的趋势。现代社会的治理中,社会组织的充分参与是十分重要的,应该鼓励更多的媒体、学校、公益组织等承担自己的责任,扩大自己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激发人类心理潜能,逆行者是人类特有的道德情感能力体现


文汇报:与传统心理学关注心理问题的矫正与心理疾病的治疗不同,积极心理学倡导激发人类心理的积极潜能,追求健康幸福。您是世界研究领域知名的积极心理学专家,在这次防控疫情的战役中,积极心理学有哪些独特见解?


彭凯平: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天生有一些积极的潜能,包括乐观精神、意义感、建立和依靠社会支持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文字欣赏能力。乐观精神使人们永远相信未来更美好;意义感让人们有动力为改变个人、家庭和社会做贡献;建立社会联系能够获得亲友及社会群体的关怀、体贴和照顾;沟通和阅读使人能够向他人学习。这些都是人类独一无二的优势,也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保护机制。积极心理学倡导将人类这些积极特性挖掘出来,用来抵御人类所面对的危险和灾害。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逆行者”不遗余力救助病患,社会大众对“逆行者”支持、赞美和感动,形成相互支持的抵御灾害的人类共同体,这就是人类独特的道德情感能力的体现。


 

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1942-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也称“正向心理学”)的创始人


“性善论”文化导致中国人最能理解和会应用积极心理学


文汇报:我国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现在处于什么水平?


彭凯平:在积极心理学领域,我国和世界基本是同步的。尽管目前我国在该领域所发表的学术文章还不多,但研究的问题,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做出的贡献是很不错的。并且中国传统文化“性善论”的哲学观点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是相通的。例如,王阳明先生认为“人人皆可为圣贤”,这与我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提出的进化选择的是人的积极天性的思想是一致的。所以作为中国人其实最能够理解积极心理学,也可能最会用积极心理学。当然,哲学的思想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并不表示它是一种当下人们心理状态的科学证据或理论基础。在现实环境下,还要去做大量的实证研究,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如何应用。


疫后心理创伤救治需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势而异


文汇报:当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还在持续,相信在社会各方的共同抗击下,疫情很快会过去。对此次疫情过后社会大众的心理创伤应当如何应对?


彭凯平:我个人为有四个方面值得注意。第一,普及心理学知识。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公众不了解心理学,不知道心理援助的信息,甚至排斥心理援助。应该通过政府、媒体和社会组织向广大公众传递心理科普信息。第二,对专业人士进行专业训练。我国有经验和知识的心理专业人士还严重不足,有些在做心理援助工作的人并没有心理学知识储备,完全凭借个人热情,这样非专业的心理“援助”反而有可能对受助者造成伤害。第三,确定疫情后心理创伤救助的不同需求。不是所有的情绪波动都是需要得到专业关怀,有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有些需要专门照顾,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势而异。第四,要在疫后及时反思。我相信通过这样的一次灾难性的事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积极心理学在未来对中国的社会治理、风险管控和心理援助,会提出更多的建议和方案。


 

彭凯平所著《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2016年7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提出,幸福是因有意义的追求而获得的澎湃愉悦


理性认知、亲情关怀、平衡生活,抗疫期间变“抑郁”为“机遇”


文汇报:在这段特殊时期,您对公众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有什么样的建议?


彭凯平:我有三个建议,也是应激创伤综合症的应对方法和国际通用标准,就是“觉知”“联系”和“平衡”。“觉知”也就是认知,是要意识到突发事件的出现有它自然的规律,疫情肯定会解决,同时我们自己的各种情绪反应都很正常,是几千万年的进化选择出来的人本能。个人可以适当以冥想、阅读、音乐欣赏等方式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让思维更加理性清晰。政府、媒体以及专家群体这时候应该站出来说真话、说好话,帮助公众建立理性认知。“联系”也就是建立社会的联系和支持。这时候需要有亲人、有爱、有关怀、有沟通,亲人在一起重新去通过一些心理学的技巧更加欣赏亲人相伴,挖掘产生亲亲相爱的“福流”。“平衡”是指保持平衡的生活方式。疫情突发对人们原本的生活习惯、生活计划等带来很大的冲击,改变了人们预期的行为方式,这个时候需要内心创造平衡,尽量恢复到正常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例如,即便在家不能外出,也可尽量正常进行学习和工作,甚至借此机会为自己充电提升,已准备疫情过后更好地投入工作与生活。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