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50年前的这份公报对今天的中美关系有何启示?

子午观潮

梁亚滨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

2022-02-27 10:42

今年是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发表“上海公报”50周年。



50年前的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走下空中一号,与中国总理周恩来在飞机舷梯旁紧紧握手。此次握手跨越了太平洋,不仅开始了尼克松对中国的七天历史性访问,而且将冷战的铁幕撕开一道缝,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持续对抗超过20年的中美两国从此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开创出一个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稳定与繁荣的新世界。


回顾过去的50年,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改变了美国对华战略思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在美国战略界的身份认知就是“敌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进一步加固了这种身份认知这也成为冷战在中美两国之间的具体表现之一。尽管尼克松自进入政坛就以“反共”著称,但是他却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所拥有的巨大潜力。



“上海公报”和从北京归来的美国总统形象大大地将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公众舆论重心推向中国,帮助美国人和西方世界的普通人改变对中国的看法——开始将中国视为一个理性的可以实现合作的国家。尼克松明白人民之间互相熟悉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性,这种“理解”是赢得公众支持以改善两国关系所必需的,“尼克松冲击”(Nixon Shock)为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带来了契机。当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并顺利实现了中日建交。新中国也迎来了自成立以来第二波建交高潮。


“上海公报”创造性地实现了国家合作的新模式。作为一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在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中美两国各自的声明,特别是在不同问题上的不同立场;二是双方的共识。这种模式绝对是国际关系史上的创举,也充分体现了新中国“求同存异”的重要原则。同时,在双方的共识中,“上海公报”明确了多条重要原则,而且成为现代国际关系的根本遵循。


中美《联合公报》标准本底稿


公报指出:“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在50年后的今天,该原则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依然是指导和评判国家行为的基本准则。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战略地位也得到确认和提升。1970年2月,尼克松给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报告——《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政策》,指出“中国人民是伟大而重要的人民,不应当被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从长期看,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的贡献,一个持久稳定的国际秩序是无法实现的。”尼克松访华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开始从现实主义的权力制衡而非意识形态角度审视中国,打破中美两国之间的铁幕坚冰,将中国的地位提升到关系整个国际秩序持久稳定的高度。



“上海公报”明确提到:“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反霸”是50年前中美两国能够相向而行的“初心”,也是中美能够突破意识形态桎梏的关键变量。尽管风云变幻,如今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反霸”作为一项国际准则仍然是中国外交的核心原则之一,依然具有穿越时空的国际道德价值。


“上海公报”的另外一个创举是对“台湾问题”的智慧性处理。台湾问题当然本质上是中国的内政,但现实中却一直是一个被国际化的高度敏感问题。也正因此,台湾问题成为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如何处理该问题是横亘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最大的绊脚石。对此,“上海公报”以双方声明的方式阐释了各自的立场,并且在中英文措辞上尽最大的努力实现了各自的政治诉求,体现出妥协的智慧。因此,“上海公报”对台湾问题的处理,成为两国处理该问题的典范,为1979年的建交公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0年过去了,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国际秩序不断遭到各种形式的挑战。中美关系甚至被一些人认为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美两国依然需要尼克松似的人物能够再次摆脱心中的成见和意识形态束缚,跨越太平洋,重申被双方珍视的原则,巩固基于合作导向的双边关系,开创更加和平与繁荣的新未来。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赵歆 郝苗苗)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