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上海人吃西瓜

时讯

看懂上海

2017-08-15 10:31

这些年,上海的夏天一年更比一年热,连日的高温预警让卖西瓜的简直笑到合不拢嘴。打从小辰光有记忆起,我们家吃西瓜都是一刀切,半个瓜捧在手里调羹挖的,只有这种吃西瓜的方式,才觉得“瑟一”。


夏日风景线


记得早些年,西瓜贩子滚出了一个新的亮点,在道路的十字路口人行道上,摆了“龙门阵”:用绿色塑料做成半球,像半个西瓜,下面有四根铁柱子撑着,像一个顶篷为西瓜的亭子,亭子里面堆西瓜或摆椅子,人、钱、物都在里边,西瓜贩子一边大声吆喝,一边利索地称量收钱,围着一团人,挑挑拣拣。



路口四个角,远远望去,一簇簇碧绿色的西瓜亭子,夹着红红的帐篷,地上垒着一堆堆西瓜,一团团挑西瓜的人,夹着讨价还价的哄哄声、吆喝声……,加上街上隆隆的车流声,尤其在晚上灯火通明,人声喧嚷,人头攒动,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可如今这样的风景越来越看不到了。小贩驾着载重汽车或三轮车在路边叫哼,更多的是昔日小贩变成了店主,就算是一开间的门面也要挂上“水果大卖场”的店招。


(图片摄于2006年)


西瓜的“稀罕”年代


如果吃西瓜是要多少有多少,但早在70、80年代那会儿,上海还是“买西瓜难”,人多瓜少,西瓜得算是夏天的水果大王了,只有发烧38.5度以上凭病历卡才能买西瓜,否则只能“望瓜兴叹”。



那时候上海人买西瓜要排队,为防止有人插队,大家会在左袖上用白粉笔写上号码。买西瓜想浑水摸鱼?门都没有!


还有让如今的小囡更看不懂的,西瓜是限购的,那时候还有西瓜瓤买。家家人家会带着“钢钟镬子”去排队,三分或者五分钱一斤,能买到一锅子红的黄的、熟的生的西瓜瓤,就象今天中了彩票头奖一样开心。



以前大西瓜十几斤的没有人买,回想当年物质匮乏,是现在的孩子无法想象的,还以为是大人在说天方夜谭。当年冒着大太阳,到福州路浙江路口的南货店去排队凭证买西瓜,那时还不像现在到处有水果店,西瓜都是在南货店买的。


吃西瓜的讲究


回想小辰光放暑假的大热天,西瓜小贩是挑着担子到弄堂里来吆喝的:“西瓜要伐——西瓜喔——”,“老虎黄西瓜要伐——老虎黄西瓜哦——”,一口浦东口音,声音响亮,上海闲话讲就是“刮喇松脆”。姆妈从窗外一望,便使劲叫唤:“买西瓜——”,于是便跑到楼下天井去挑西瓜。



买了西瓜放在网袋里,然后吊挂在一口井中,这个事儿小孩最起劲,放在井中的西瓜,到下午三四点钟吃,冰冰凉凉,至今难忘,如今冰镇西瓜是再也没有那个味道了。



以前买西瓜要拎只塑料网带,这样可以多放几只,当然还有走亲访友也免不了要拎点瓜果、饼干等,以前没有马夹袋全靠这个塑料网袋,拎了时间长手掌又红又疼。


会做人家的上海人西瓜吃完也不浪费,西瓜皮用盐腌一下,次日可用,切成小块,炒来吃,如果在菜场能买到毛豆的话,那么西瓜皮炒毛豆子可算是一道高级菜了,大家可以饱餐一顿;再者,把瓜子洗净晒干,积累到西瓜下市,一小撮西瓜子积累到到秋天就是一个饼干箱子的瓜子。到冬天每次炒一小碗瓜子,大家围在一块儿分享。


西瓜皮炒毛豆


上海人有种说法,立秋应该是最后一次吃西瓜的日子,因为西瓜性凉,再吃就要闹病了。怪勿得姆妈小菜场回来,说起立秋一过,这礼拜西瓜的价钿是一天比一天便宜。


当下,吃西瓜的时节就要过去,但每每吃西瓜的时候,总是会回想到那些往事。谁说吃西瓜也不失为老上海的一种记忆呢。



部分文字来源:caochikang新浪博客《新老上海的一道吃西瓜文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