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世博文化公园北区今开园 带来怎样的宝贵启示?
新闻放大镜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1-12-31 14:44
历经四年建设,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北区今起盛装开园,申园、舞动广场、静谧森林、时光印记大道等景观片区和景点一一亮相,亮点纷呈。
占地面积5万平米的申园,在北山南水、东园西苑的空间格局内,构筑了醉红映霞、玉堂春满、松石泉流等“申园八景”,代表着中国园林的新典范。
总长430多米的时光印记大道,则分三个历史阶段,反映了公园所在土地和城市的历史变迁。
公园内还种植了大量的反季节郁金香、南天竹、茶梅等植物,呈现出别样的冬日景观。
伴随着园区的启幕,宫灯展、赏石展、葡香花市等一系列活动,也将陆续登场。不过,由于大部分的商业配套设施位于公园的南区,率先开放的北区目前尚存在停车、餐饮等配套不足的问题,园方建议市民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如需进入申园等限流区域,则需提前在公园官网进行预约。
这座以世博文化为名的公园,在上海世博会原址上拔地而起,延续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回应了人民对城市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公园定位为生态自然永续、文化融合创新、市民欢聚共享的世界一流城市中心公园,不仅是一个可供观赏游憩、服务周边市民的大型绿地,更是一个开放共享、功能高度复合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公园从规划之初,就确立了世博、公园、文化三个关键词,之后的建设也围绕这些元素一一展开。公园充分利用法国馆、意大利馆、俄罗斯馆、卢森堡四个保留场馆,延续了人们的世博记忆;公园中有110公顷用地用于绿化种植,占公共绿地面积的70%以上,形成高密度中心城巨大的绿肺森林;公园以大歌剧院、国际马术中心、温室花园三座高级别文化设施为核心,打造了经典歌剧、流行音乐、潮流运动爱好者的欢聚乐园。到2024年南区建设完成、实现全园开放后,游客就将充分享受到这些元素带来的全新体验。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景观系副教授骆天庆认为,公园内有申园和世博会场馆,又以文化为名,充分表明了它是传承和展现城市文脉的载体。但是,这座公园没有停留在文化层面,而是强调了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和绿色生态空间的活力激发。对于上海和广大市民来说,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大礼包。
事实上,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规划建设,对标的是纽约中央公园和伦敦海德公园,选址寸土寸金。上海世博会后,后滩地区被誉为上海第二个陆家嘴,经济价值极高。经测算,仅现在用来建设世博文化公园的这片土地,如果用于商业开发,纯土地收入就可超1000亿元。但上海经受住了眼前利益的考验,毅然把它打造成了开放共享的高品质生态空间,为的就是“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骆天庆认为,世博文化公园的诞生,是上海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勇敢尝试和重要成果,也是上海打造绿色生态之城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经过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努力,截至2020年底,上海已拥有406座城市公园和7座郊野公园,森林覆盖率达18.4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8.5平方米。不少市民形象地比喻说,上海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经由“一双鞋、一页报、一张床”,变成了“一间房”。而五年后,这个数字还将翻倍。根据“十四五”规划,上海正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到2025年,全市公园数量要增加到1000座以上,届时,上海将“推窗见绿、出门见园”,实现优美环境人人共享、生态价值高效转换的美好愿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金梅 阮丽 翟静)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