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视频 | 对美暂停加征汽车关税,中国在下一步大棋?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董亚欢

2018-12-14 20:19

今天傍晚,中美贸易磋商有了重大进展。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暂停加征关税3个月。公告显示,这是G20峰会期间,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后达成的重要共识。



自G20峰会上中美领导人会晤之后,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间的激烈的贸易战正在缓和。而除此以外,根据环球时报援引外媒的消息,在中美双方进入贸易停战谈判期后,还传出中国正计划一系列放宽外国企业投资的措施,来取代先前“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消息。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在接受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对汽车关税上做出的让步,在他看来并没有悬念。中方一直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举措或是姿态,能够与美方在贸易层面上,形成中止甚至于重新开始谈判。而对于外界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传言,张军也作出了解读。



核心目标不动摇,政策或做微调


张军告诉记者,就他对此事的长期关注,《华尔街日报》比彭博社还早一点提到“中国制造2025”的变化,12日《华尔街日报》刊文称,中国政府打算给外资公司放开更多权限,同时起草新规划替代“中国制造2025”。但迄今为止,“替代方案”仍然只是外媒口中的“知情者披露”和“传闻”。


而之所以有这样一些外媒猜测,在张军看来,或多或少是因为在刚刚过去的阿根廷G20峰会上,中美达成共识之后,美方对外界公布的五点要求中并没有包含“中国制造2025”规划。这与此前“中国制造2025”提出后引发的种种非议,形成了一个比较鲜明的对照。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2015年宣布的一项支持科技产业的政策,其行动纲领选取了10大产业发展重点,基本上涵盖了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的高科技发展,目标是力争用10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


而“中国制造2025”却也是美国对中国产业政策不满的焦点。国外甚至做了一张有意思的图片,标明了“中国制造2025”对西方国家的冲击力。从“爆炸”威力上看,几乎所有西方工业国家都受到波及。因此,有观点认为美国对中国企业高技术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实际是一种行动引领,即号召整个西方世界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实施关税壁垒。



三年来,中国官方不时会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报道。有公开数据显示,单是今年头五个月,新华社在报道中,就有多达140余次提到“中国制造2025”,平均几乎每天一次。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这一提法便开始有所淡化。


“淡化‘中国制造2025’并不意味这项政策不会推行下去。”在张军看来,更大的可能性是要对这个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以国外的立场来看,暂缓发展规划,或许有助于中国缓解特朗普政府对中方补贴公司和侵害美国知识产权的担忧。但就中国的立场来看,“中国制造2025”本作为中国主权内的事务,我们本不会为了贸易摩擦做出妥协,更大程度上是在理性衡量了本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后,根据实际情况对今后产业计划和政策做出适当调整。


“所以我更倾向于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会在接下来形成一个新的版本,这个版本能够充分的考虑在过去这些年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形势所发生的变化,同时也更多的回应到国内民营企业的诉求,让民营企业能够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有所发挥。在很多领域当中,我们还得靠民营企业撑起半边天。”


张军表示,即便“中国制造2025”一词最终可能淡出人们的视线,它所定下的计划也将在中国接下来的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这些工作的落实,中国制造与核心科技的水平将会不断提升,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如何运用并投射日渐增强的实力以至国力,将成为美国乃至国际社会评估中国战略意图的原始依据,也将是国际关系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制造2025”若修改,有利产业进步


除了“会不会暂缓‘中国制造2025’规划”以外,更让外界好奇的是——哪些领域可能需要暂缓或做出调整?


张军坦言,目前的中国制造业处于一种特殊状态。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努力发展,中国目前已然是当之无愧的制造业大国。不过,虽然体量占世界第一、覆盖也最为全面,但诸多基础学科还不够发达,缺乏“重大创新”“前沿技术”,高精尖应用仍有领域落后于先进国家,在前段时间的中兴危机中就可略见一斑。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还是需要让更多的跨国公司、国际投资者来参与。以过去的经验来说,我们的制造业领域,从引进技术到内在消化再到本土化后开始实现创新,许多都是在国际上一些比较领先的公司参与下,共同推动中国的技术进步。



张军认为,其实中国在对开放外资竞争、放弃过度保护方面,一直持正面积极的态度。这也与总书记提出的“关于中国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的方向一致。但目前“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因并未明确说明我们是否排斥国际跨国公司来参与制造业的升级,因而容易造成西方国家的误读。从这个角度来说,如若进行微调,新的方案中可能会有更多关于放宽外企准入的明确和强化,包括在准入层面上的一些政策法规做出相应的调整。中国一直盼望外资进入市场,尤其是在先进制造业方面,以前会认为开放太多外资进入会承受不住、无法发展产业,但那已是过去保守的观念,现在我们有能力扩大开放,这有助于国内制造业的顺势进步。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董亚欢)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