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烈日下挥汗如雨,我们向美好生活挺进

时讯

文汇报记者 宣晶

2020-08-08 08:39

少儿图书馆新馆 立秋之日,申城依旧高温不减,在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的建设工地,午后最高气温定格在36.8°C。施工人员不惧高温,在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外立面进行高空作业。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上海博物馆东馆 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工地,建筑工人在烈日下有条不紊地劳作,用全站仪探测梁架安装是否到位。身着厚厚的防护服,工人们克服高温天气的不利影响,保质保量确保工程按照节点推进。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上海宛平剧场 在上海宛平剧场,整个剧院空间内如蒸笼一般,工人在密集如林的脚手架上工作不到5分钟就汗如雨下。着眼建设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专业化、现代化戏曲剧场的目标,宛平剧场将致力于打造上海戏曲艺术发展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本报记者 张挺摄


▲上海图书馆东馆 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土建施工已基本完成,工人正在加紧吊装幕墙龙骨,在离地几十米的空中,地面蒸腾上来的热气与直射阳光的热浪交汇,工人冒着酷暑安装施工。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上海天文馆 在已经进入展陈深化设计与装饰施工关键阶段的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施工工人在做好防疫措施和防暑降温工作的同时,抓紧工期,有序施工,在未来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中营造宇宙漫游的沉浸式场景。本报记者 袁婧摄

昨日立秋,申城又见灼人的“桑拿天”。 

烈日灼烧,暑气蒸腾,这口江南“闷蒸锅”里竟有着更加热腾腾的景象。沪上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地一片忙碌,“桑拿天”出题,建设者应“烤”,交出了令人动容的答卷。 

上海博物馆东馆正加紧建设,力争实现年内结构封顶,这是立足未来的新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外观设计暗合“海陆交汇”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勇立潮头”的海派精神。上海图书馆东馆正在进行幕墙和精装修施工,主题阅览区和复合功能区的规划设计考量着上海的城市气质。滴水湖畔,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已进入展陈深化设计与装饰施工的关键阶段,在未来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中营造宇宙漫游的沉浸式场景。紧邻内环高架路,一柄“中式折扇”徐徐打开,改建中的宛平剧场散发着典雅魅力,打造传统戏曲文化的磁力场。从长风公园到苏州河畔,一座“从大地走向天空”的知识殿堂拔地而起,上海少儿图书馆新馆架起阅读与美育的桥梁,把城市的未来拥在怀中。 

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文化地标,涵养着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文化创意,正织就瑰丽、斑斓、活态的人文画卷。 

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个夏天每颗滚落的汗珠,一起赞美每颗滚烫的心灵,一起记住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倾注全力的每个普通人。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