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视频 | 初探一体化"样板间"

中国长三角

《中国长三角》

2019-11-02 16:28

自从去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示范区的消息及其角色和功能就广受关注。日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挂牌成立。一年来,人们对示范区的想象和谋划逐渐清晰。


示范区包括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约660平方公里,行政区域包括金泽、朱家角、黎里、西塘和姚庄。


"改革开放新高地、生态价值新高地、创新经济新高地、人居品质新高地",被寄予厚望的示范区,究竟要示范些什么?从最初的"一体化发展"到"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提法悄然变化的背后,又蕴含哪些玄机?



联手科技创新 助力产业升级


盛泽,隶属苏州市吴江区,地处长三角腹地,毗邻上海、浙江,素有中国"绸都"之称。时至今日,这里仍有2500余家纺织印染企业,是中国最大的纺织品集散地。


今年6月,由当地一家民营企业和东华大学共同牵头的一个国家级创新中心在这里成立,旨在解决前沿纤维材料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问题。企业研发,不难理解,但主导出一个国家级的创新中心,这在国内还没有先例。



在该创新中心主任、同时也是东华大学教授的王华平看来,创新中心出现在吴江盛泽,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一方面,纺织产业是长三角地区制造行业的传统强项,而在吴江,纺织更是当地的"千亿级"产业。另一方面,毗邻上海,也随时能获得"最强大脑"的支持。仅以纺织为例,上海是中国纤维产业的技术发祥地,全国超过一半以上的专家都云集于此。


尽管研发中心今年6月才刚刚成立,但依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他们目前已经在8个核心技术领域开展攻关,目标是到2030年跻身世界顶级行列。



准入标准统一 助力企业发展


蓝怡,是嘉善归谷智造小镇里的一家研发与生产体外试剂和医疗器械的企业,2000年诞生在上海,2016年,嘉善研发与生产中心也投入使用。


蓝怡总经理徐宇东介绍,2011年,企业经过初步积累,计划从贸易型企业转型研发生产型企业,建立工厂一事便迫在眉睫。最初他们也想在上海建厂房,但是上海用地比较紧张,几年中一直处于排队的状态。此时,浙江嘉善落入了他们的眼眸。


不到半小时的高铁、不到一小时的车程,区位优势是众多来自上海的创业者选择嘉善的理由。作为浙江省唯一一个与上海、江苏直接接壤的县,2003年,嘉善就被浙江点名要在"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中发挥更大作用。蓝怡所在的归谷智造小镇,就诞生于彼时。如今,这里已经聚集了14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超过六成都是从上海过来的。

 


落户归谷后,蓝怡公司得到了更大拓展空间,不过很快他们也遇到了一件烦心事。由于三地尚有行政壁垒没有突破,蓝怡在上海注册的医疗产品,如果要搬到浙江生产,必须重新走一遍注册流程。


管委会主动帮助企业对接上了本省的药监部门。通过绿色通道,原先长达一年半的审批环节被大大缩短。


蓝怡的经历在嘉善并非个案。随着示范区的成立,嘉善分别与青浦、吴江就推行住所申报承诺制、推行登记许可"证照联办"等12项内容达成共识。整合17项个人服务事项和30项法人事项的跨区域通办,有效解决了企业在跨区域投资审批等方面遇到的办理时限、标准不统一等等问题。

 


环保联动 助力绿色发展


当然,长三角一体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示范区的头号主题当属"生态绿色",强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对示范区总体方案的批复,示范区要实现绿色经济、高品质生活、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走出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


在江南水乡,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跨区域合作的水平。


在青浦区金泽镇莲湖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刚刚开通"生态眼"——上海市青浦区林业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与上海师范大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在此地新落成,上达空天,下入水土,它将为示范区提供持续的生态环境观测。

 


"生态眼"观测到的数据,并不只是上海"独享",也会被分享给周边的吴江、嘉善,作为大家共同制定环保政策的依据。毕竟,环境改善绝非靠一己之力能够达成。


随着一体化程度加深,去年8月,三地签订了11个专项合作协议,共同开展长三角地区跨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演练。随着示范区范围逐渐明晰,三地环保部门的联动愈发频繁。就在本周,三地再次联合治水。



不过,青浦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沈林弟也坦言,当前打造一体化示范区还面临着三地生态环境标准不尽相同的问题。


接下来,他们将统一标准,制定"三线一单",即生态管控红线、环境质量底线、污染排放上限和环境整顿清单,完成后三地将共同实施。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孙悦 秦扬轲 朱声波 屠佳运 成奕霖 夏祺)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