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上海:20%市民或遇心理疾患 逾半数人对精神疾病有误解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16-10-11 08:53

世界卫生组织发文强调,要关注"心理急救",更重要的是,知道哪些话不要说。然而,在实际案例中,仍有50%以上的上海居民将精神疾病等同于思想上的问题。


视频: 超半成市民对精神疾病仍有误解


值得注意的是,四成多的市民对精神疾病患者持负面态度,导致他们重返社会时面临重重障碍。上海目前由各类重性精神障碍者11万余人,出院后就业率仅15%-30%。另一方面,患者也往往容易忽视严重的精神障碍,导致延误治疗。



目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与沪上20多家企业签约组建爱心慈善联盟,为回归社会的患者,提供仓库管理员、文员等实训岗位。


关于精神卫生,你需要知道的是:


精神心理疾病的病因还不清楚,可能的原因有:


遗传因素。据调查,患者近亲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数倍。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概率越高。


内分泌因素。青春期前后性成熟期、分娩后、绝经期等,是精神疾病高发的阶段。



外界环境因素。例如病人在母孕期间受到病毒感染的情况,成年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一些社会环境因素对精神疾病的发病也有影响,例如在幼年至成年期的生活持续遭遇不能承受的困难和挫折等。


预防精神心理疾病,要做好以下措施: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从儿童时期就进行培养教育,使孩子养成性格开朗,乐观向上、通情达理等气质。不要过于溺爱,要孩子不断克服胆小任性,自私、好胜的不良个性,以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在社会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学习、工作、恋爱、婚姻、家庭及邻居关系,碰到问题正确对待,冷静的处理,不感情用事,遇到难解决或想不通的矛盾,可找领导、好友或亲属帮助,争取矛盾妥善的解决,及时的缓解苦闷,尽快消除烦恼,而不是独自苦思冥想、整日忧愁丛生。


工作劳动之余,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心情舒适、胸怀宽广,增强躯体和精神的免疫力。


(编辑:周杰)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