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视频 | 40年·瞬间6:我是一匹来自海外的“狼”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马婕 朱晓荣 张凯 管乐 夏鑫

2018-10-23 21:41


这张照片是2007年4月2日,在上海一家外资银行网点外拍摄到的。画面中醒目的"中国有限公司"字样,意味着它与之前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相比有了本质区别。


改革开放后,外资银行陆续在我国设立代表处或分行,经营外币项下的部分银行业务。1994年颁布的《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是改革开放后全面规范外资银行的第一部法规。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从2007年开始,经过改制的外资银行获得法人资格,享受"国民待遇"。这也就意味着,一切非审慎性市场准入限制被取消,外资银行可以开展中国公民人民币业务,监管标准也向中资银行看齐。之前照片中的那家银行,便是首批获得法人资格的四家外资银行之一。


随着金融领域的开放,外资银行不断涌入中国,业内人士都在喊"狼"来了,法人化改制后,大家担心,"狼"可能会变得更厉害了。



林志民原本是东亚银行大连分行行长。2006年冬天,他被连夜调到上海,筹备外资法人银行的相关事务。2007年3月底,东亚银行和其他三家外资银行一起,在上海领到"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随后,外资银行纷纷开始"法人化",那年,业界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法人化了吗?"


就在外资银行准备在中国市场大展拳脚之时,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而此次危机的重灾区便是这些外资银行母行业务最发达的地区。这也影响到了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加上很多在国际市场成熟的金融产品以及资质仍未开放,让外资法人银行在中国经历了不温不火的十年。

十年之后,从2017年起,随着中国实施新一轮步伐更大的金融开放,作为中国银行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外资银行正慢慢打消困惑,找回自己的"存在感"。

2017年,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意味着境外投资人可以投资国内银行间市场债券,这对于外资银行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


今年四月,大华银行成为东南亚首家通过债券通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发行金融债的银行,募集资金10亿元人民币。如果没有债券通,募集成本要多出200万元。

业内人士指出,当外资银行越来越多地通过债券通等一系列金融开放措施展开业务时,也会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不仅是"债券通",随着一系列大幅放开金融业准入政策的到来,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速度、幅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股比限制取消等政策相继落地。


在打开大门"引进来"的同时,新时期下,外资银行也在转变为支持境内企业走出去,包括助力"一带一路"等方面。可以说,我国开放思路已经从对外开放向"双向开放"转变,现在谈金融业对外开放,已不会有"狼来了"的声浪。"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马婕 朱晓荣 张凯 管乐 夏鑫 图片编辑:梁玮 编辑:施荔)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