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视频 | 24小时窃听、每5分钟定位 App侵犯隐私怎么治?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毕俊杰

2021-10-13 20:36

10月13日,多家媒体关注到了一则手机应用软件“偷窥”个人动态的消息。


报道指出,近日,有网友利用其手机“记录APP活动”功能,发现美团APP连续24小时对其定位,每5分钟一次。


拥有12亿用户的微信同样被发现在后台反复读取用户相册。此外,还有多名用户通过“记录APP活动”功能,发现淘宝、QQ、微博、搜狗输入法等都在后台对用户反复定位或读取相册。


网友供图


对此,微信回应称,这是系统在相册发生内容更新时通知微信,提醒微信提前做准备。舆论认为,这明显是变相承认读取信息属实,只不过初衷是“方便用户”。美团“工程师”的回应重点则落在该款读取软件系境外人员研发,安全性和保密性存疑,但并未否认真实性,只是强调大部分主流APP都会被检测出此类情况,自己不是唯一的“出头鸟”。


手机何时成了“跟踪器”、“窃听器”?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APP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已经不是新闻。特约评论员方正宇律师坦言,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应用程序的普及和应用,对个人日常生活,乃至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之而来的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一些商家涉嫌打着“方便用户”的旗号,利用用户在安装软件时“出让”的权限,超范围采集使用个人信息,不断触碰用户隐私保护的底线。


例如,在对APP开放麦克风访问权限后,随口提及的产品、刚商定的旅行目的地,都能立刻被精准推送,让用户感觉自己处于随时被“监听”的状态。



仅今年1-7月,工信部就先后公布了6批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名单。其中多涉及“私自收集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私自共享给第三方”“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等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个人信息安全严重受到威胁。


更让人担心的是,APP在获取相关权限时,并没有明示收集和使用的规则,让用户在饱受各种广告骚扰之苦的同时,更担心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蒙受更大的损失。


如何防止个人信息“裸奔”?


那么,该如何杜绝类似的现象,给个人信息安上“防火墙”?有业内人士拿出了技术层面的方案。例如,可以开发友好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具,让用户更加便捷地了解手机中各个App的行为以及权限使用情况,并根据个人需要做出相应设置;或者可以在操作系统中新增“主动防御”功能,以监控并记录所有App的上传、下载、权限访问等行为,并对其进行分析,一旦发现可疑行为即有弹窗提醒。


方正宇律师也从自己的专业角度给出了建议,在他看来,遏制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现象,仅靠商家的自觉可能还不够,必要时还是得用上法律武器。


方正宇指出,目前已经实施的《数据安全法》和下月将要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都已明确表示,商家通过用户赋予的权限获取用户信息时,要遵循“最小必要”原则,明确获取的信息是对用户使用具有必要性,而不能超越必要性,肆意地获取与用途无关的其他信息。



当然,完成立法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从具体事实和场景出发,制定配套法规等,通过有效举措将法规落到实处。方正宇强调,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应加强监管的力度,借助高科技的手段揪出窃取用户信息的“罪魁祸首”,并予以严惩。只有通过各方合力,方能筑牢信息安全之盾。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毕俊杰)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