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4″

视频 | 长三角的“飞天梦”

中国长三角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秦扬轲  朱声波

2022-10-08 13:57:23

中国航天捷报频传。空间站造梦,让中国人的航天梦越飞越高;北斗使用量每日超千亿次。上海航天也首次迎来11小时发射3星、3天发射4星的“卫星发射新速度”……


为了追上中国航天的脚步,很多相关产业都被倒逼着实现了跨越发展。所以,今天的中国空间站,不光是属于实验室里的科学家、工程师、大工匠的事业,还是一个能够点燃更多人逐梦星辰大海热情、给更多人带来美好生活的大产业。在这其中,长三角又将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故事不妨从一部小小的手机说起。



航天如何成就万亿产业


历经摄像头、显示屏、内存、芯片的无数竞争之后,手机厂商们最近又发现了一条新"赛道"。今年9月,华为发布新机。首次将卫星通信功能引入到了消费级智能手机当中。据说当用户身处荒漠无人区、出海遇险、地震救援等无地面网络信号覆盖环境下,这部手机可以通过专用软件将文字和位置信息向外发出,与外界保持联系,并支持一键生成轨迹地图。仅仅两天后,苹果新机发布,也免费提供卫星连接服务,但内容仅限于双向短信,无法实现接打电话。除了苹果、华为,谷歌在近期同样宣布下一代安卓系统将支持手机卫星通信功能,国产品牌OPPO、vivo、小米、魅族下一代手机也有可能搭载北斗短报文功能。


在资深航天专家陶建中看来,“把地面上的互联网搬到天上去”是已经成为下一代日常通讯的趋势。尽管我们的北斗也能实现短报文通讯,但是不能打电话,不能发视频。因此,在未来专门负责“联通世界”的通讯卫星的需求量,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以美国为例,联邦通讯委员会已经批准了17个星座计划,正在审批的有19个,这些星座加起来的卫星总数量达到17万颗。长三角的商业卫星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已经拥有100颗以上的年生产能力。数据显示,2025年之前,我国将会发射大约3100颗的商业卫星。


卫星要上天,自然离不开火箭。


去年,中国航天发射55次。数量不少,世界第一。我们将总重量191吨的航天器材、卫星、空间站等等送往太空。尽管如此,仍有20吨的运力缺口。因此,民营商业火箭发射大有可为。据测算,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产出为1:2,而相关产业的带动辐射在1:8-1:14之间。2015年,我国商业航天的总产值是3000多亿元,短短5年之后,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一万多亿元。



“飞天”新赛道,长三角如何抢抓机遇


以火箭为例,它研发制造是庞大系统工程,涉及35-40个国民经济领域,门槛高、投入大、周期长。国内已有10家左右火箭研发制造企业,不少都选择在长三角“安家落户”,蓝箭航天就是其中之一。公司副总裁高永宏告诉记者,最近他们的"天鹊"重复使用型发动机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旦商用可以大大降低火箭的发射成本。


这款发动机也可以说是“长三角牌”。发动机热车台和总装总测基地是在湖州,火箭的总装总测的基地是在嘉兴,在上海还有一个研发中心。之所以这样布局,看中的就是长三角齐备的产业链配套和人才、资金优势,当然还有长三角各地政府的引导力度。


比如,上海市印发了《上海市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包括商业航天在内的一批前瞻性和战略性装备产业已被写入其中。将从贯通星上关键零部件、星地系统集成、地面站及应用终端、综合信息服务、整星研发批产等环节的产业链集聚生态等多方面推动民用航天装备发展。


仅2021年11月,苏、浙两省就分别落户两个航空航天产业项目。在江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公司与苏州相城区共同建设长三角商业航天产业创新中心;在浙江,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与嘉兴平湖市携手打造航天平湖产业基地项目,布局商业火箭、商业卫星、卫星应用及航天技术应用产业。


安徽的"航天梦"则从空天信息切入。去年10月,安徽省政府组织编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双招双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亿元。



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海方看来,长三角商业航天的发展有很好的基础。例如,2010年-2021年7月,上海的星箭融资次数共21次,在各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北斗西虹桥基地已集聚了300多家北斗导航产业相关企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年产值近50亿元,在业内有“北斗第一园”之称;松江G60星链园则是落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G60星链”计划,合力打造卫星互联网集群的核心载体,园区所建设的数字化卫星制造工厂设计产能将达到年产300颗,单星成本将下降35%。


“长三角区域在卫星制造、商业发射、通信技术开发、应用场景打造等领域可以依托各自优势。各地政府可以在共同建立产业基金、共同开发应用共性技术、培育细分行业冠军企业等方面进行探索。”蒋海方指出,打造长三角的“飞天梦”,要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发挥协同作战优势,避免各自为战。比如,发挥上海、南京等城市研发设计优势,周边城市协同布局制造环节;鼓励龙头企业在其他城市设立研发、制造分部。


整体来看,目前航天产业还处在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初始发展阶段,无论是产业本身还是周边辐射,都拥有巨大发展空间。地方政府在出台政策时,可以发挥比较优势,寻找与自身城市与产业链的最佳切入点。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秦扬轲 朱声波)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