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视频 | 历史性减产协议达成 为何油价还是涨不上去?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04-13 22:25

经过一个多月的拉锯后,史上最大石油减产协议终于达成。


北京时间13日凌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宣布,OPEC与非OPEC产油国达成石油减产协议,将从5月1日起日均减产970万桶,首轮减产为期两个月。这也是“OPEC+”机制成立以来达成的最大规模减产协议。



国际原油价格再次上演过山车


消息发布后,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纽约WTI原油期货开盘即大涨8%,报2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开盘亦上涨逾5%,最高触及33.99美元/桶。


不过,短暂的上攻并没有持续很久,疲弱的供需关系很快使油价回吐了涨幅,盘中甚至一度转跌。截至北京时间13日晚23时,WTI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期货涨幅均不到1%,这也反映了市场对于油价未来的走势仍不乐观。


国际投行纷纷警告,原油价格战的结束,不等于油价下跌的结束。


高盛第一时间发布报告指出,减产协议虽然是历史性的,但减产规模不足,随着储油设备被装满,短期内油价仍然有跌至每桶20美元的风险。


瑞银也表示,目前面对"油满为患",国际油价在6月底前还将保持在每桶20美元附近,只有疫情消退及经济复苏了,国际油价下半年才有可能回到每桶40美元以上。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表示,过去石油市场供需关系比较突出,但现在投资和投机的关系比较突出,再叠加疫情的影响,所以减产后的效果只能进一步制造市场的恐慌。


有分析人士对OPEC的执行能力也表示出担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董秀成表示,历史来看,OPEC这一组织在减产执行力度方面的公信力本身较低,再加上监督机制的缺失以及“OPEC+”这一非正式组织的机制本身先天性不足,市场其实对减产协议的执行力度持怀疑态度。



美国的态度为何出现转变?


协议来之不易,背后的一个细节尤为引人关注。


作为非OPEC+国家,美国此前不仅屡次批评减产政策,几周前,总统特朗普还表示油价暴跌对消费者有利,但这次,美国态度却180度大转弯。


在之前的谈判中,由于墨西哥拖后腿,减产协议陷入僵局,很快美国跳出来表示,愿意帮助认领墨西哥的减产额度,从而消除了谈判分歧。


美国为什么愿意帮墨西哥?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认为,油价回到50美元是美国最乐见的,如果回到40美元也基本能符合特朗普的期待。为了让油价从当前20美元左右的超低价有所回升,特朗普政府也不得不做出牺牲,替墨西哥分担份额其实是顺水人情。


针对减产协议,特朗普还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沙特国王萨勒曼进行电话沟通,美俄两国总统还单独通了电话,就全球石油市场形势交换意见。


谈话之后,特朗普一改往日对俄罗斯炮轰的口吻,在社交媒体发文说,“这次合作非常好,减产是对各方都有利的协议。”


谭雅玲表示,近几年美国已经超越俄罗斯和沙特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因此美国的页岩油技术与产量对油价的影响比较大。特朗普这次的表现,实际上是在为美国石油的未来布局,也体现出美国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话语权。



油价与经济下行之间的恶性循环如何打破?


当下左右国际油价的,不仅仅是产量,还有受疫情冲击的全球经济。油价下跌拖累世界经济,经济下行又反过来压制油价。


14日,IMF将发布详细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从此前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态看,前景不容乐观。她在为IMF和世行春季会议准备的讲稿中表示,今年世界经济将遭受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要到2021年才会出现部分复苏。


受疫情影响,2月全球经济萎缩了0.1%,3月萎缩了0.5%,随着全球封锁进一步深化,4月全球经济增长料进一步恶化。


国际劳工组织认为,超过10亿就业者面临减薪或暂时失业的风险。


WTO也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将缩水13%-32%,幅度可能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水平,即使在乐观情况下,全球GDP也可能收缩2.5%。 


谭雅玲认为,这次经济下行与疫情有着特别重要的关系,疫情阻断了人们的交往,阻断了生产的链条,阻断了供需之间的贯通。疫情之下,世界经济本身的逻辑和它的推理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也会出现颠覆性的理论,全球原油供应新秩序也将重塑。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赵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