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这些变化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时讯
微信号学习中国
2016-03-23 15:23:34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出现新规律、呈现新特点,也将迎来新发展,收获新成就。习近平在五中全会的规划建议说明中指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制定‘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建议,必须充分考虑这些趋势和要求,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战略谋划。”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从顶层设计上很好地适应、把握、引领了经济新常态,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图为:2016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的审议。
一、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
《规划纲要》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放在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的第一位。纲要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习近平在五中全会上特别就经济增速问题作出说明:“建议稿提出今后5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主要考虑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必须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看,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109元和5919元。到2020年翻一番,按照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的要求,‘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至少也要达到6.5%。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有利于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加切实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化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难度不小。考虑到正向引导市场预期和留有一定余地,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建议稿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
“十三五”期间,中国政府有信心、也有能力让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并持续保持着对世界经济发展较高的贡献率。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习近平指出:“我们将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居民储蓄率高,消费潜力巨大,人民工作勤奋,中等收入者比重在提高,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空间和潜力都很大,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 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体量已今非昔比。2015年中国经济新的增量部分大致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因此,即使是中高速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仍是名列前茅。习近平指出:“我们看中国经济,不能只看增长率,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现在增长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集聚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习近平指出:“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为各国发展创造机遇。中国在世界经济最困难的时刻,承担了拉动增长的重任。2009年到2011年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目前,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30%以上,仍是世界经济重要动力源。”
图为:2013年10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深化改革开放 共创美好亚太》的重要演讲。
二、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
《规划纲要》特别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全文中“质量”一词出现65次,“效率”一词出现18次。在关于发展环境的阐述中,纲要提出:“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在指导思想中,纲要特别提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在必须遵循的原则中,纲要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在主要目标中,纲要提出:“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在发展的主线中,纲要提出,“必须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目标”。
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是基于新常态下发展环境、发展目标、发展理念等做出的科学判断。习近平指出:“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 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主要体现为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产出较多的产品,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体现为科技含量的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产业层次的提升;体现为百姓能够更好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体现为以比较充分的就业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为支撑。习近平在五中全会的说明中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促进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是科学发展之路,也是发展信心之源。2013年10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指出:“信心来自于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在《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指出:“我们将更加注重效益质量。我们将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促互进。可以肯定,所有这些都将创造出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
图为:2016年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三、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
《规划纲要》充分体现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思想和策略。在指导思想中明确: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在发展主线中提出:“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微观活力,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过去依靠政策刺激、高能耗等方式取得了高速增长。但这是不可持续的,也超出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并导致产能过剩和库存大量增加。习近平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有清醒的认识,他在五中全会上指出:“产能过剩化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在经济结构、技术条件没有明显改善的条件下,资源安全供给、环境质量、温室气体减排等约束强化,将压缩经济增长空间。”
解决经济中的深层次和中长期问题,让中国经济走得更好更稳更远,必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存量,做优增量。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时指出:“结合正在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我们将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他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把经济发展抓好,关键还是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目前,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图为:2016年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他所在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
四、发展动力:从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规划纲要》充分体现了发展动力转换的思路和途径。在发展环境中,纲要提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不断成长壮大。”在发展理念中,纲要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纲要第十章标题即为“拓展发展动力新空间”。创新驱动是“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纲要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挑战,需要寻求新的增长动力。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创新驱动上来。“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当前,从全球范围看,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从国内看,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们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习近平指出:“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十三五”规划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只有把握好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客观规律性,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