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6″
中国长三角

视频 | 加大区域协同 长三角向“新” 出发

中国长三角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贺璟岚

2024-06-07 23:36

近日,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两天的会期里,三省一市明确了一批重点合作事项、签约一批合作项目,发布一批合作成果。


会议指出,要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着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数字长三角建设,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率先探路、勇挑大梁。


12个创新联合体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


此次会议的成果颇为引人瞩目,其中,首批12个长三角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将围绕大模型、生物制药、量子通信等重大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方向,通过市场驱动、政府推动“双管齐下”,开展科技创新联合攻关,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区域组织。



华略智库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夏骥强调,新成立的创新联合体不只是一个名称上的变化,更是内涵上的丰富。除了在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工作机制上的深化之外,还要形成各方联动,包括企业界、市场、资金、政府,形成一个共同的,更广泛意义上的联合体。尤其是围绕科技创新,布局新质生产力。尤其是12个长三角创新联合体的成立体现了机制上、政策上的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更注重前沿性,形成了跨行政区域的、聚合的攻关团队,并落实了资金和人才。


夏骥表示,在长三角范围内成立创新联合体还尚属首次,这更凸显出新质生产力将成为下一阶段三省一市共同和首要任务。长三角本身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高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具有非常好的优势。从此次峰会上看,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首先,是更加关注科技的自立自强。把提升战略科技力量、推进产业科技联合攻关,作为接下来长三角在科技创新一体化的重要抓手。


数据显示,在长三角,有两大综合性的国家科学中心,7个国家实验室,超过100家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说在推动科技的协同创新,有着非常好的条件。比如上海,提出要积极发展基础研究的试验区;像安徽也明确地提出,要做科技创新策略的一个区。所以,围绕一些基础性的学科,能够进一步地实现更加有力的基础攻关,依靠“国家队”的力量,更好发挥国之重器的作用。



发挥产业联盟作用 推动创新赋能产业


在夏骥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共同努力,也需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协同发力。长三角地区要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他补充说。


例如,上海围绕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抢抓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机遇,源源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浙江提出,要促进金融资源向发展新质生产力、先进制造业集群、科技创新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倾斜,在原有的金融推动科创的经验基础上继续探路金融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安徽则打算,用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机构,以及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资源,成效显著。已经取得许多科技创新策源的成果,特别是在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上取得重要进展;江苏明确要打造生物医药等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计划到2025年实现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倍增,成为全省经济增长新引擎。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上,长三角要围绕“高质量”、“一体化”的要求优化布局,让新质生产力在长三角既激荡澎湃,又竞合有序。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优势明显,基础和条件扎实,关键还在于各地要优势互补,不断形成新的合力。这次的长三角峰会除了成立12个创新联合体外,还新成立了5家产业联盟,至此,长三角的产业链联盟已经达到19家,基本覆盖长三角主要的行业。“正是通过这样的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同,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产业的创新发展”,夏骥说。

编辑: 贺璟岚
摄像: 王天封
责编: 秦扬轲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