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不怕被漆“咬”的八十四岁漆画怪杰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健慧 吕心泉

2016-12-29 11:42


【视频】不怕被漆“咬”的八十四岁漆画怪杰


八十四岁高龄的郑崇尧风尘仆仆地来到上海,为他的漆画作品布展。第二天中午就又准备回福建了。完全无法相像就在来上海的前一天,他还在做漆画。


“我一天至少工作十小时,六十年没停过。”郑崇尧说:“我可以给学生做示范,但自己的创作必须自己亲自完成,因为感受不同,手法不同,无人可以替代。”


漆画是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除漆之外,还有金、银、铅、锡以及蛋壳、贝壳、石片、木片等材料。入漆颜料除银朱之外,还有石黄、钛白、钛青蓝、钛青绿等。虽然,目前网上大多数的资料显示漆画在中国已经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八十四岁的郑崇尧却向看看新闻Knews记者纠正道:“目前的史料记载,应该是八千多年。”


郑崇尧


中国是世界上产漆最多、用漆最多的国家,而漆画在中国最有名的就是平遥、扬州、重庆和福建。    1956年,在工艺大师李芝卿的呼吁奔走下,福建成立了第一所工艺美术学校,郑崇尧是第一届考入“漆器绘画班”的学生。学校第一届只招收 50 名学生,最后能坚持到毕业的仅剩下 15人,郑崇尧就是其中之一。    漆画使用的是大漆,对人的皮肤损害较大。“很多人使用大漆会被‘咬’(也就是过敏),几乎所有从事漆画的人都被大漆‘咬’过。”郑崇尧刚开始学漆画的时候,吃尽了苦头,手上常常都是水泡,非常痒,但还不能挠,因为不小心挠到其他地方,其他地方就又会接着起水泡。因为天天都要使用大漆,所以涂防护霜也没有用处。“只有按前辈的说法:做多了,就不怕大漆‘咬’你了。”


郑崇尧漆画作品局部一


郑崇尧的作品多属填雕磨显类,即通称的“磨漆画”。这类漆画的制作工艺复杂:首先在漆板上用彩漆画好图样,而后加上贴金、银箔或镶嵌螺钿、蛋壳片等, 然后涂上表漆,待干后再磨去表漆,露出图样,使画面图样与表漆齐平,妩媚光滑,宛如天生。虽然漆画的辅助材料有金银玛瑙珍珠等,但是郑崇尧最喜欢用的却是蛋壳,“蛋壳最好。因为大漆的固有色是咖啡颜色,蛋壳代替了白,能很好地表现画面的立体造型,蛋壳本身还有漂亮的冰裂效果。”


郑崇尧漆画作品局部二


“用中国大漆制造的漆器和漆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色彩不脱落、不褪色,形体上不变形,可以说是‘永葆青春’的艺术品。”郑崇尧说。他从工艺大师李芝卿那里学到了漆艺髹饰技法和“卡宝闪光”、“变深仿釉”、“仿青铜器”等绝活。但是,他还是觉得不够,活到老学到老,“明代《髹饰录》记录了漆艺髹饰方法一百多种。我做了六十多年漆画,才用到了其中的三十几种。我们不是油漆工,它是艺术与科研相结合”为了表现一种红色,他还会特意去英国搞来矿物原料,“我试过很多种,只有这种矿物才能调出这么漂亮的红。”


在福建,他是有名的“漆画怪杰”。究竟“怪”在哪里?原来,郑崇尧从事漆画创作六十余年,游走于学院派和民间派之间,桃李满天下,却是从来不收分文学费。“我1947年小学肆业,1952年才又念上了书,能够理解贫困子女求学的难。”郑崇尧说。他觉得自己生活够用就好,宁可自己抽最便宜的烟,也要免费教愿意学习漆画的孩子们。他还与福建聋哑学校结缘,带着学生前去为聋哑学生上课教漆画创作,也从来不收学费。教出来的聋哑学生获得全国性大奖,这也是福建聋哑学校第一次获得这样的殊荣。


(编辑:朱永斌)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