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视频 | 脱欧变“宫斗”,大戏何时休?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19-01-15 18:32

自2016年英国全民公投决定“脱欧”以来,该不该“脱欧”、如何“脱欧”的探讨就不绝于耳。英国国内民意的动荡不安,也让“脱欧”变成了“拖欧”。


两年多来,英国政坛与社会围绕“脱欧”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软”、“硬”脱欧两派的角力,反对党的虎视眈眈,各种博弈令人眼花缭乱。在这一进程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算计与背叛,傲慢与毁灭,当中的精彩纷呈,堪比一部活脱脱的现实版宫斗电视连续剧。


几个小时后,英国议会将投票决定是否接受首相特雷莎·梅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在经历了12月10日推迟关键投票以后的一个月,梅姨是否能逆转局势?这份协议是否会最终“过关”?


今天我们特意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赵晨的文章,以脚本的形式追溯英国脱欧这部宫斗剧的“拍摄”历程,在厘清各方利益后,或许能看到剧情的未来走向。



时间:2016年6月之后。英国通过公投决定脱离欧盟之后,英国政治进入了“脱欧时间”。


地点:英国下院(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宫)。英国在政治体制上是议会主权,即议会下院享有最高决策权。


人物:保守党议员(主角),工党、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和苏格兰民族党议员(配角)。


前传:故事还要回到2015年,当时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带领保守党在大选中大获全胜,但为了这场选举,却与“魔鬼”做了交易,答应党内的疑欧派议员将就英国脱欧问题举行公投。卡梅伦这位牛津精英,198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11年保守党领袖,曾经与财长奥斯本结成“青春风暴二人组”,成功带领英国在欧盟内率先走出欧债危机困扰的人物,却有着致命的骄傲和年轻人的急躁。他满心以为公投必可过关,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触发了“潘多拉盒子”的开关。



第一集:大幕开启


2016年6月英国公投决定脱欧,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发表辞职演说,吹着口哨甩锅走人。权力厌倦真空,保守党党内围绕首相宝座的宫斗大幕正式开启。卡梅伦的接班人乔治·奥斯本遭无情清洗,被迫走人;留欧派安博·拉德(Amber Rudd)本来有希望担任首相,但因为丑闻而出局;伦敦前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本非脱欧派,但为了政治前途却为脱欧摇旗呐喊。最终,持温和留欧立场的特雷莎•梅接任首相,约翰逊担任外长,保守党内的中庸派和机会主义者组成脱欧利益联盟。


第二集:特雷莎·梅的赌局(英国重新大选)


特雷莎·梅看起来有撒切尔夫人强悍的气势,却没有撒切尔夫人笼络人心的手段。她以带领英国脱欧为己任,认为要想在谈判桌上压倒欧盟,“攘外必先安内”,必先加强自己在党内的地位。基于4月份的民调支持率,她在2017年年中决定提前举行大选,但结果却是一场惨败。保守党丢了将近20个议席,不得不依靠同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结盟才维持住执政党。自此,特雷莎•梅在保守党内部,以及在英国民众心目中的信任度大大下降。



第三集:北爱边界问题


在英国缴纳“分手费”,并与欧盟确定2019年3月29日脱欧期限后,脱欧进入实质阶段。英国北爱尔兰地区与爱尔兰之间的陆上边界成为一个敏感问题,它成为考验英国各派议员智慧和勇气的试金石。保守党内强硬脱欧派结成小集团“欧洲研究组织”,他们主张英国“脱欧”后与欧盟“切割清楚”,不与欧洲单一市场、关税同盟“藕断丝连”。但面对北爱边界问题,即使是强硬脱欧派,他们也不敢设立检查站、检疫站等物理边界设施。他们提出用无人机扫描货物二维码等等方法,均被实践操作者批评为“脱离实际”。


第四集:中庸派被孤立


脱欧派和留欧派代表人物纷纷辞职,退出特雷莎·梅的内阁。2018年4月留欧派大臣安伯·拉德因“强制遣返移民目标数字”曝光被迫辞职;随后脱欧派的大臣鲍里斯·约翰逊、戴维斯也纷纷辞职。比较一下约翰逊与前英国外交大臣卡灵顿勋爵(Lord Carrington)的辞职原因,可以看出英国政治人物品格的蜕化。卡灵顿1982年辞去外交大臣职位,原因是他未能通过外交努力阻止阿根廷军队登上马岛,所以他揽责辞职。卡林顿勋爵2018年去世,享年99岁。就在他去世的当天,新任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同时辞职。按照《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爱德华·卢斯(Edward Luce)的说法,前者的辞职是光荣的,后者却是耻辱的。卡林顿勋爵曾得到他的好友基辛格的夸赞。基辛格说,卡林顿勋爵从未抱怨过辞职一事,“我认为人们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品质了,因为要做到这样,需要一种视之理所当然的传统,而我们已经丧失这种传统了”。


第五集:特雷莎•梅的脱欧方案


2018年7月份梅在首相别墅契克斯制定了她的脱欧方案,这是一个中间版的超级自由贸易区协议,货物贸易维持原状,服务贸易停止自由流通。但这一方案遭到保守党内强硬脱欧派和主张留欧的二次公投派的反对。同时,英国工党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工党领袖科尔宾的方案也是中庸性质的,但却比梅的方案更难被欧盟接受,更加“乌托邦化”。按照科尔宾的说法,英国既要保留在关税同盟里,又要保留与他国缔结贸易协定的权利,既要享受共同市场带来的无摩擦贸易,又不接受人员的自由流动,还拒绝参照欧盟的政策制订中享有一定的发言权。这实际上只是一个“英国特权版”的留欧方案。



第六集:以拖待变?


2018年11月,梅政府与欧盟达成原则协议。但其中的过渡期成为北爱边界之外的争议问题。强硬脱欧派强烈批评梅的方案掉入了欧盟的陷阱,如此下去,过渡期可以无限延长,英国就永远无法摆脱欧盟的“魔爪”。“反叛”议员们在英国下院提出对特雷莎·梅的不信任投票,进行逼宫,最终未能得逞。英国议员忠诚于自己政党的传统被一脚踏在地上。


第七集:谁来做“弑王者”(king slayer)


英国的精英多半不愿脱欧,那么能否在议会下院投票推翻2016年公决结果,或是再举行第二次公投呢?尽管作为议会主权的国家,只要有超过一半议员同意,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在当今时代,公投的结果相当于人民的意愿,哪位政客,或者是哪一群体也不敢轻易来当这位“弑王者”,这一合法性顾虑和政治成本考虑阻挡了保守党和工党等大党内部留欧派的本心尝试。


第八集:特雷莎·梅可否续命?


特雷莎·梅已经挺过了一轮不信任投票,但她的脱欧方案在下院政治极化的情况下很难获得批准。共识的消亡使得梅的脱欧举措举步维艰。预计1月15日梅的方案会遭到否决。这之后,各派议员都会张开大口,工党已经准备对梅进行再次信任投票。保守党如果倒台,谁来主导脱欧进程,将是一个新的谜团。



第九集


第十集


……


美国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曾经在其著作《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里提出美国的政治衰败源于民主和共和两党的“党争”,但英国脱欧的内斗告诉我们“政治衰败”不止于“党争”,还有远超之上的个人品格的衰败和退化。


在政坛,是以结果论英雄,伟人与罪人之间只有一线之隔。英国脱欧的宫斗剧恐怕不是迷你剧,而是10集起的大剧。至于最终会演多少集,既取决于导演组和演员团体的意志,也取决于制片人的预算。这里的预算情况,就是要看英国经济恶化状况和民众还能忍受多久。“脱欧”这场大戏,注定没有赢家。反正这部剧不缺少领盒饭的卸任演员们,他们随时可以重回舞台中央。


(作者赵晨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 董亚欢)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